于是給了點好處,反正廳里每年扶持的項目這么多,給誰不是給呢,給了別人打水漂的概率高,給了冉江搞成的希望還大點。
到時候要是做不好,就不提這件事,沒下文的項目多了去了,也不會有啥影響;要是做得好,這就又是他的成績了!
至于具體的數額,看了冉江遞上來的報告再說吧,沒啥意思就隨便給點打發了,寫得好就多給點。
給畢國雄匯報完,冉江也沒急著回去,在省城轉了轉,看了看茶葉市場,重點看了那幾位投資商的茶葉店,通過一些細節也能看出這些企業的風格,然后再找了家網吧,想搜搜這些公司的情況。
只可惜現在網絡才剛剛起步,大多數企業都沒有意識到互聯網的重要性,連個官網都沒有。
好在倒是從新聞報道里查到了一些有關信息,也算是沒有白花這點網費,冉江把這些新聞存在自己的郵箱里,準備回去慢慢研究。
來的時候是一個人,回去的時候則變成了三個,鞠教授的兩位研究生也跟著一起來了,這倆一個叫魏成英,一個叫魯在平,都是研二的學生,此前已經跟著鞠教授做過項目了,經驗還是比較豐富的。
回到縣城,請兩位研究生吃了個飯,順便把蓋少華和付柏軒也叫上了,給他倆說了自己此行的收獲,以及下一階段的工作安排。
“我陪兩位專家先去黃平鎮看一看,然后來縣里準備兩天,咱們就一起出去拜訪投資商!”
“這是我這段時間搜集到的資料,學弟你看看有那些能用!”付柏軒遞過一摞資料,他干這個可比編纂縣志有激情多了。
回到黃平鎮,給兩位研究生安排了住處,休息一晚后就騎著邊三輪帶他們到范江武那兒,然后由范江武帶著四處查看。
此后的幾天,冉江白天陪著他們實地考察,督促范江武他們盡快把合作社搞起來,晚上則認真研究資料,做好招商的準備,同時書寫給畢國雄的報告。
范江武和桂太昌他們在茶農中威望很高,而且這些茶農之前都在合作社干過,再加上冉江提供的啟動資金,合作社很快就搞起來了,冉江根據實際情況,對合作社的規章制度做了一些調整。
兩位研究生的考察工作順利完成,接下來就是正式設點進行技術指導了,送他們回省城之后,冉江留在了縣里。
他借用了農業局的電腦,準備拿出自己的拿手本事,先寫幾份PPT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