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師傅挺認真的,教冉江教的很仔細,冉江也學得很認真,每天只要天氣晴朗,繞著設備上上下下、里里外外地跑。
一個星期下來,全部流程走通;兩個星期不到,原理搞通,儀表能讀,普通故障能應付;第三星期開始,他可以開出維修單,但得給師父過目;第四星期起,誰有事請假他可以頂上,坐到儀表盤前抄表看動態做操作。
沒人可以讓他頂替時候,冉江在儀表室后面支起繪圖板,先畫出工藝流程圖,經現場核對無誤,又讓黃師傅審核后,開始按部就班地根據液體走向,測繪所有設備的零件圖、裝配圖、管段圖等;他腦瓜子原本就聰明,現在體質加強精力也好了,很快就把一分廠的情況摸了個透!
一分廠的底子確實不錯,當年水書記做事很用心,各種設備質量不錯、型號合用,這些年運行地一直很好,雖然小毛病時不時會鬧上一些,大毛病卻是幾乎沒出過。
只是由于維修設備流程比較繁瑣,需要先下維修單給維修分廠,維修分廠再派人過來修,要是叫的勤,維修分廠那邊會有意見;大家都不愿意得罪人,時間一長,就積累了很多問題。
這些問題倒不至于讓車間發生事故,但連生產效率卻因此降低了不少,而且長時間不處理的話,小問題也會變成大問題。
電視劇里,宋運輝發現問題后,處理的手段比較粗暴,直接就給維修分廠發了一堆維修單,在他看來這是按照廠里的規定辦事,是為一分廠好,而維修工作也是維修分廠的職責,他們過來干就完事兒了。
然而維修分廠可不領情,你一下發過來這么多維修單,是想讓我們累死啊?以熊耳朵為首的維修工人差點打了他一頓,還要尋建祥面子大護住了。
冉江覺得,宋運輝這種做法就有點像是談戀愛時候那些陷入自我感動的年輕人,也不管對方喜歡還是不喜歡,就把自己覺得好的東西送過去,對方拒絕還莫名其妙,我這都是為了你好,你怎么不領情呢?
這就是社會經驗的欠缺了,有些事情看起來是好事,但是為什么就沒人做呢?難道黃師傅就看不出這些地方有問題么?
其實只要設備不出啥大問題,生產效率高一點兒、低一點兒,對這些一線工人沒啥影響,既然如此,又何必去聽維修分廠的嘮叨呢?
冉江現在處理這些事情肯定比宋運輝成熟的多,他先找到了黃師傅,反映了問題,把最近要維修的地方列了個清單,并一項項注明為什么要這么做,這么做之后有什么好處。
黃師傅看了很高興,“才一個月時間,你就把車間的設備摸得這么透了,我到廠里這么多年,還沒見過你這么優秀的年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