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許多知識分子一樣,屋里擺的最多的就是書了,冉江大概掃了一眼,許多都是俄文版的專業書籍。
“這就是小宋吧?我家老劉可是經常夸你來著,說你踏實肯干,專業能力也強!”劉總工的愛人拿著鍋鏟從廚房出來了,“你們倆先聊著,待會兒就在家里吃飯,老劉啊,他最喜歡和年輕的技術人才聊天了!”
“你進廠之后工作做得不錯,不僅是這一批大學生里最出挑的,就算往前再數十來年,廠里的新人在進廠這么短時間內,就能完成這么多工作的,我也就還記得一個小徐了!只不過小徐的路子跟你不一樣!”
“最近廠里要開大會,我推薦了你上臺發言,你回去后準備準備,把發言稿寫好!”劉總工拍拍他的肩膀說道。
“謝謝劉總工,我會準備好的!”冉江客氣了兩句就答應下來,然后說起了正事兒,“對了,劉總工,我有些專業上的問題想和您交流,不知道合適不合適,是關于FRC技術的!”
“水書記之前的那篇文章是你幫忙寫的?”劉總工馬上想起了那篇否定FRC技術的文章,水書記沒這個本事,宋運輝又經常在圖書館,老水也是,他倆或許有交流的機會。
“之前我在圖書館,偶然間和水書記聊起過這件事,我想起我在大學時候,幫陸教授翻譯過的一篇文章,這篇文章里提到FRC技術已經不是歐美國家的主流技術了!早已被新的技術所取代!”冉江還是想爭取下劉總工的。
因為劉總工對金州廠的了解非常透徹,這些設備大多都是他一手搭建起來的,要是新生產線進來,有他幫忙就容易多了。
“是什么文章?我怎么沒有看過?”劉總工問道。
“這篇文章是1982年才發表的,總廠的圖書館還沒有收錄,咱們金州廠對行業前沿的追蹤工作有些不夠啊!”冉江拿出文章遞了過去。
劉總工飛快地翻看起來,“老水那篇文章很多東西都是從這里來的啊!這里面的關鍵信息我都看過了!”
“小宋,引進設備是大事,不能只看先進與否,還要看是不是符合金州廠的實際情況!FRC技術或許在歐美國家已經落后了,但在國內還屬于先進設備,我看這篇文章上寫的也許正確,但這也不影響我們引進FRC生產線!”
“一開始我也是這么想的,所以就沒和您溝通!但是前些天我休完探親假,回學校了一趟,和陸教授聊了聊這件事,陸教授卻給出了不同的看法!”冉江這段話先解釋了自己為啥沒有提前和劉總工溝通,又拿出陸教授來幫自己的言論進行背書。
陸教授是國內化工產業前沿研究的專家,劉總工也很佩服他,所以陸教授的論斷可比他這個剛進廠的新人權威多了。
“陸教授到底是怎么說的?”劉總工連忙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