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述說,也是保留越多不能開口的,感嘆自己的無能,但也不能表現出自己慌亂。
最終,在生活的錘煉下,將一切驚慌和不適應都深藏心中,最終學會不卑不亢。
吳大偉唱完第一段主歌后,轉頭與楊霄擊了個掌,兩人位置互換,楊霄走到了臺前C位,吳大偉則站到了他的身后。
“空氣污濁,過火燭(像燒過)天就冇(沒)見過
風太干燥,仲(還)有沙,鼻血流太多
落大雪以為幾浪漫,行路撲街仲好玩
在外面凍死,系入面熱到飛起,仲要剝衫
(在外面凍死,在室內熱到飛起,還要脫衣服)
未見燒臘鹵味,又飲唔到靚湯
飯菜都太咸,豬牛羊魚連青菜都落醬
海入面魚蝦唔多,見到扇貝仲系冰鮮
各種面,各種餅,飯堂得嗰(就那)幾樣”
...
(打雪仗)
識聽唔識講普通話系我嘅污漬
(要硬剛)
條脷唔靈活點講嘢后邊有個兒
(大雪球)
睇多咗翡翠明珠突然收唔到
(塞褲襠)
相聲聽唔明就系憨居居地笑
(戴口罩)
朋友有好多飲起酒似飲水咁狼
(別逞強)
廣東話新鮮個個都話想學我講
(不保暖)
學又學唔識,仲問
講得似唔似樣?
(會涼涼)
...
「北方我成長,掩起我惆悵
夢中記掛的街巷,藏心底安放
寒夜的鐵枝,確系甜到憂傷
澡巾搓下的驚慌,全寄畀滄桑」
電視機前的觀眾朋友們,表情都漸漸沉默了下來。
一南一北。
填詞實在精彩。
歌里的每一句,寫的都是人在異鄉最真切的感觸。
這首歌唱的,其實無關南北。
只是從兩個外地打工者的角度,從南北習俗來切入而已。
這歌詞中講到的酸甜苦辣,只要是在中國生活過的人,無論是南方北方,無論海外華僑,恐怕都會感觸頗深。
這是一首唱給為了未來和夢想奔波的所有人!
視頻網站的彈幕,在經過了短暫的停滯空白后,突然蜂擁一般的出現。
“背井離鄉來外地上學,不只有南北差異還有地域黑,其中的苦聽完之后不知怎么就哭了。”
“聽到,生怕被地圖炮誤傷,真好有感觸,我是個女生,又是豫省人,家里還是回民,簡直在食物鏈最低端啊!”
“淚目了,海外黨又何嘗不是呢?好想家啊,但是不能回。”
“從東北到西南待了近10年,以前吃不了辣,現在吃飯沒辣味總感覺少了啥,無論是米線面條都能接受,第一次看到那么大的蟑螂撲騰飛也嚇了一跳,到后來也吃過蟲子,真的是如歌詞唱的那樣,逐漸不卑不亢了。”
“莫名想哭,不!已經哭了。看了前幾句就已經淚目了!”
“作為一個在南方的北方人,真的好有感觸,唱到心里了。”
“南北差異確實很大,洗澡的差異,吃飯的差異,氣候的差異,說話稱呼的差異,暖氣空調的差異……”
“離開家才知道家的珍貴。”
“去年第一次背井離鄉出來上班,和父母通完電話后,偷偷的掉眼淚,才懂了為什么會有那么多古今中外無數文人墨客,寫的最多的就是鄉愁。”
“來廣府一個月了,依然不適應,依然會上火,肚子痛拉肚子水土不服,依然沒有找到賣粥的,堿水面依然吃不慣,廣東話依然聽不懂,依然想家,不知何時才能有真正的在這里立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