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的首映日期,定在了4月10號,農歷的三月初三!
其實原本李剛導演是希望能趕在2月14號的情人節上映的,畢竟這是一部講愛情的電影。
但是很可惜,2月14號是大年初三,在賀歲檔,顯然一部愛情電影是無法和合家歡的電影和喜劇電影爭奪票房的。
而且《消逝的時光》后期制作也趕不上,2月14根本做不完后期,更別說送審了。
所以李導只能退而求其次,選擇了農歷三月初三上映。
農歷三月三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上巳節!
這是中國的情人節,記載于《詩經》中,比西方的情人節還早了一千年呢!
根據古書中記載的風俗可知,上巳節的主要活動之一就是男女相會,即男女表達愛慕之情的“情人節”
當然,上巳節的含義和風俗遠不止有“男女相會”這一種,還有其他很多重要的祭祀宴飲、曲水流觴、郊外游春的活動。
不過從先秦以后,三月三情人節就在各代延傳開來。
至唐朝,杜甫那句“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更將其搖曳綺麗之風情烘至高處。
只不過可惜的是,自宋以后,理學盛行,禮教漸趨森嚴,三月三情人節風俗在中國文化中漸漸衰微。
三月三里浪漫的情愛、美好的愿景,以及曲水流觴的雅趣,至今蕩然無存。
在一個中華民族帶有“情人節”色彩的日子里,上映這部《消逝的時光》,自然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而隨著電影的定檔,終極版的預告,也在網絡上發布了出來。
值得一提的是,這版終極預告片,全長3分36秒,整段預告片剛好用了一整首《因為愛情》作為背景配樂!
“給你一張過去的CD,聽聽那時我們的愛情……”
伴隨著葉未央的聲音,預告片緩緩啟幕。
一開篇,著名文藝片演員,拿過柏林影帝的溫理,和金雞獎影后孫藜飾演的情侶,就在一個雪地里爭吵、分手。
各種校園時期的甜蜜如同回憶殺一般不斷的在倒帶,最后卻停留在了孫藜揮向溫理臉上的一個大嘴巴子。
“因為愛情,不會輕易悲傷,所以一切都是幸福的模樣……”
畫面一轉,兩人打扮成熟了很多,在一個街角,再次相遇。
一段段再遇后發生的事情不斷地閃現,但是卻都只是一小段情節,就又切換到下一個情節。
這在預告片中是非常常見的手法,就是為了勾起觀眾的好奇心,然后讓他們付錢進入電影院去看完整的劇情。
三分多鐘的預告片,除了告訴觀眾孫藜和溫理飾演的是一對情侶,后來分手了,再后來又再次相遇了。
除此之外沒有再透露其他任何東西,甚至還拋出了更多的疑問。
溫理抱著膝蓋在街角痛哭的畫面。
孫藜深夜一人獨自買醉。
一閃而過的醫院門診部的畫面,是否又暗示了什么。
一疊鈔票被孫藜甩到空中,嘩啦啦的散落到地面上,這又代表了什么?
一個預告片看下來,搞得觀眾們心中刺撓的不行,腦子里一片亂,根本沒搞懂這到底是個什么樣的故事。
大家唯一比較有深刻印象的就是,這個預告片用的背景音樂還蠻好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