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3月12號的預售開啟,一直到3月16號的早上,《后青春的詩》這張專輯的數字預售突破了72萬,實體專輯的預售量也達到了15萬。
其中三分之二的銷量,都是在12號當天貢獻的,之后的四天,都是小幅度的增長。
不過這也正常,一般這種專輯預售,第一批購買的肯定都是粉絲,粉絲比較有凝聚力,會第一時間購買,也貢獻了絕大多數的銷量。
之后幾天的銷量就都是路人散粉了,而《后青春的詩》能夠在后面的四天貢獻總銷量的三分之一,這已經說明不打烊樂隊的口碑很好了,不然一般粉絲向的專輯,可能第一天銷量多少,就幾乎代表總銷量了,后續根本不會有增長的。
而現在《后青春的詩》專輯的預售銷量還在緩慢增長!
說明還有很多路人在加入購買預售的隊伍中!
最終在專輯正式發售前,預售銷量應該還會有小幅度的增長。
不過預售的事,不打烊樂隊暫時先放在一邊,不再頻繁關注了。
因為他們有正經事要干了。
天天看別的歌手打歌,現在終于輪到自己上打歌舞臺了!
3月16號,不打烊樂隊全員抵達魔都虹橋機場,坐著《人氣歌謠》節目組的專車,來到了久違的魔都電視中心。
和錄《極限挑戰》不一樣,《人氣歌謠》在魔都電視中心是有專門的錄影棚的,這檔節目都已經做了十多年了。
雖然導演組都換了好幾茬,但是各種制度和流程都已經形成一套規范了,可以說是非常成熟的一檔節目。
從節目組安排的接機,再到抵達魔都電視中心后的各種安排,都非常的細膩絲滑,讓每一組來打歌的歌手都有一種賓至如歸的感覺。
當然,前提是你的人氣得足夠高,而不是什么十八線小歌手。
“葉老師您好!”
“布丁姐您好!”
“各位老師下午好!”
“我們是新人組合……”
“請多指教!”
好家伙,不打烊樂隊剛跟著工作人員進入《人氣歌謠》的后臺,一堆青春靚麗,年紀和他們差不多大,甚至比他們還小一兩歲的偶像團體,就圍著他們不斷的在打招呼,而且每個人都是一副恭敬的樣子。
葉未央和布丁他們只好堆起營業式的笑容,挨個還禮,一圈謝下來,臉都笑僵了。
說起來也好笑。
明明他們才出道不到一年,怎么搞得好像是什么大前輩一樣。
這就得說起國內偶像組合的奇葩培訓了。
因為日韓那邊的練習生模式很適合割韭菜,所以國內的資本早早就引入了練習生制度。
但是入鄉隨俗,日韓那邊的練習生制度進入到國內后,就迅速的本土化了。
怎么本土化呢?
就是他們的偶像禮儀制度,是雙標的。
對于同樣是練習生系統出道的組合或者偶像,在碰面的時候,通常就是按照出道的早晚順序,定下前后輩的關系,然后后輩主動向前輩打招呼,而且要謙卑,就算前輩人氣沒后輩高,但是后輩也要做好利益。
這一套很日韓,沒毛病。
但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