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樣,我就說第一波主打還是上《起風了》效果更好吧?”
后臺休息室,柳云晴雙手抱著胸,有些自得的站在門口迎接不打烊樂隊。
其實原本葉未央是并沒有打算用《起風了》當第一主打歌的。
按照他的計劃,第一主打歌應該是《我的天空》,然后專輯正式發售時的第二波主打是《等你下課》,最后專輯都賣的差不多了,收尾宣傳曲再是《起風了》。
當然,歌都是一起隨同《后青春的詩》正式發售的時候一起上線音源的,只是宣傳的順序有先后而已。
但是他的這個方案,不但柳云晴沒同意,公司的音樂總監李雅婷也不同意。
因為她們覺得,這張專輯最優秀的歌曲是《起風了》,這首歌應該作為第一主打來宣傳,在專輯還沒正式發售之前就宣傳,這樣才能帶動專輯的銷量增長。
如果當做收尾宣傳曲的話,那對這首歌是一種極大的浪費!
雖然葉未央給《后青春的詩》做了個完整的專輯結構,從踏入青春再到結束青春,五首歌組成一個完整的脈絡。
但是吧,在宣傳的時候卻不能就按照順序進行宣傳,宣傳肯定要用利益最大化的方案。
最終,葉未央還是被柳云晴和李雅婷這倆娘們給說服了,同意了改變宣傳側重,將《起風了》作為專輯正式發售前的第一主打歌宣傳。
現在看來,柳云晴的選擇確實是對的,《起風了》的打歌舞臺效果非常的棒,甚至可以堪稱驚艷。
直播舞臺一結束,這首歌立馬就在網絡上爆炸了,實時熱搜蹭蹭蹭的上漲,熱度正在迅速發酵。
“或許吧,但是我還是覺得專輯結構完整度的重要性要大于商業性的。”葉未央聳了聳肩,不置可否的說道。
雖然這樣確實對刺激銷量的效果會更好。
但是第一首歌就上《起風了》,之后再上《我的天空》和《等你下課》,這樣整張專輯的歌曲連貫性就被割裂開了,他并不喜歡這種宣傳方式。
畢竟原本他們可以做的更好的,像是演一出舞臺劇一樣,送上一個完整的專輯脈絡故事的。
這樣才能夠給聽眾一個完美的音樂體驗。
雖然在整專釋出后,聽眾可以自己按照專輯歌單的排列順序來聽,這樣也能夠體會到這張專輯圓滿的故事性。
但是大部分聽眾還是沒這么細心的,這就讓葉未央產生了一些遺憾。
就像是一位廚師悉心準備的一桌大餐,從前菜到餐后甜品都做了完美的準備,但是卻被食客打亂順序隨便吃了一樣,能不讓人難過嘛?
可惜,為了商業性,總是要犧牲一些的。
為了餐廳的生意更好,自然是只能先把最好吃的那道菜擺上餐桌,才能吸引到更多餐客了。
要是非得講究什么先上前菜,再上湯,然后再漱口,再吃主菜,可能客人還來不及吃到主菜就不耐煩了呢。
葉未央也能夠理解。
畢竟現在的社會確實太浮躁了。
只是心里有些不舒服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