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黃柏和葉未央的目標可遠遠不止于此。
他們至少今天還要吃兩頓飯呢,不可能全啃地瓜吃菜葉吧,而且這點地瓜也不夠兩頓吃的。
乞討之路還是繼續。
葉未央和黃柏一左一右夾著不情愿的何子珊,開始在村里挨家挨戶的拜訪了起來。
不過也不是每一家都有東西可以換的,他們連續敲了四五家的門,也才從一家村民那用一首歌換來了一只三四斤重的大魚,聽說還是在滇池里抓的,屬于是就地取材了。
從村東頭,一路是走到了村西頭,跑了十幾戶人家,葉未央和何子珊都輪流賣唱,黃柏也出馬演了幾個小品,這才算是湊齊了夠吃兩頓飯的食材,有魚有肉有蔬菜,甚至還能再煮個湯。
三人提著大包小包的東西,在日上正午的時候,在村西頭的大榕樹下,滿意的清點著食材,準備打道回府。
“欸,以前沒發現,原來我們上街賣藝買菜也能養活自己哈。”黃柏得意的欣賞著“戰利品”,心情非常的好。
三人都在嘰嘰喳喳的對著這些食材議論著,探討一會要做什么菜吃。
就在這時,村西頭最邊邊的一間老房子里,一個頭發都已經發白了,走路都要靠拐杖的老人,打開了房門,艱難的邁著腳步,往榕樹下這邊走來。
看到這一幕的何子珊立馬快步走上前攙扶住了老人,有些擔憂的說道;“老爺爺,您年紀這么大了,可得小心點,萬一要是摔倒了可就麻煩了,您家的年輕人呢?”
牙齒都沒剩幾顆的老人瞇著眼睛打量了幾眼何子珊后,搖了搖頭淡定的說道:“莫得事,莫得事。”
“三叔公!我不是讓你等等我嘛!”
村口的土路上,一位三十多歲的大叔正在小跑著往這趕,一邊跑著一邊嘴上還在不停的埋怨。
十多秒后,他就喘著粗氣跑到了何子珊旁邊,接替她扶住了這位老人:“三叔公,您年紀大了,不能一個人到處跑,我阿媽說了,以后你要到村口乘涼的話,得讓我一起陪著。”
這個大叔攙扶著老人就往榕樹下的陰涼處走去。
何子珊看著他們的背影,一頭霧水的搖了搖頭,轉身又繼續參與進了黃柏和葉未央對中午伙食的討論中,繼續為自己的紅燒肉爭取。
不一會后,那位大叔攙扶著老人再榕樹下坐下后,就又小跑著過來,向何子珊感謝道:“謝謝你攙扶我家三叔公,他年紀大了,人又有些固執,醫生都勸他多休息了,還非得天天往村口跑。”
何子珊擺了擺手,無所謂的說道:“沒事,順手之勞。”
“不過老人家年紀大了,確實不適合單獨行走了,你們村里的土路又坑坑洼洼的,這萬一要是摔一下,后果很嚴重的。”
大叔一臉懊惱的拍了一下大腿,有些無奈的說道:“我們也勸過三叔公啊,但是他不聽啊,還是天天雷打不動的要到村口坐著,直到傍晚才愿意回家。”
“為什么啊?”何子珊看著靜靜的坐在榕樹下,拄著拐杖看著遠方的老人,有些疑惑的問道。
是什么事能讓這位老人家非得每天都在村口坐著啊?
等人?
何子珊第一念頭就想到了留守老人,可能這位老人家就是一位留守老人,在村口是因為想兒女了?
在等兒女回家看他?
“這事就說來話長了....”大叔嘆了口氣,有些惆悵的坐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