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未央靜靜的看著角落里正在對他們冷嘲熱諷的那幾個人,沒有任何表示,甚至連一個多余的表情都懶得給。
地下樂隊里,從來都不缺這種眼高手低,不知道自己幾斤幾兩,自以為自己厲害的不得了,但是其實什么都不是的智障。
亦如當初他們第一次參加草莓音樂節時碰上的那個樂隊。
這種人葉未央都懶得理會的。
甚至那個樂隊叫啥,他都不記得了。
比較經常去音樂節的人,其實是很討厭為了流行歌手去的那種粉絲群體的。
并且他們會經常把在流行歌手唱歌的時候當成廁所時間。
在大部分民謠和搖滾粉絲的眼里,音樂節是他們的自留地,沒有流行歌手太多位置的。
具體為什么會演變成這樣的情況,已經無處深究了。
反正現在已經形成了這種風氣,這也導致了,很多混跡多了音樂節的一些樂隊和獨立音樂人,被這些樂迷們也追捧出了一種“搖滾”“民謠”要比流行高人一等的感覺。
俗稱人上人。
什么地下的看不起主流的,看不起商業化拉,看不起愛豆之類的。
但是實際上,大家都是玩音樂的,沒有什么搖滾就要比流行人上人的意思。
當然,這只是一小部分沉浸在小眾文化追捧中的樂隊的獨立音樂人的錯誤想法,實際上真正的老炮,還是沒有這種“人上人”態度的。
只能說他們不喜歡流行,但是不代表看不上或者看不起流行。
麥田音樂節的后臺,除了那些根本不掩飾自己看不起不打烊樂隊的嘉賓之外,也有一些抱著善意的嘉賓,甚至抱著善意的才是大多數。
雄踞燕京作為根據地的搖滾老炮鯊魚樂隊就非常熱情的走了過來,與葉未央寒暄道:“聞名不如見面啊,葉老師您好,你們樂隊那首《還我蔚藍》是真的很不錯,將環保意識和朋克結合在了一起,將朋克文化的那種獨特吶喊,運用到了呼吁環保上,很新奇的想法。”
在這個世界上,朋克還從來沒和環保聯系在一起過,不打烊樂隊的那首《還我蔚藍》在大部分搖滾老炮眼里,確實是很有新意的一首歌。
反而是后來更受大眾歡迎,傳唱度更高的《山海》,在他們眼里就只是一般的搖滾歌,甚至還有些偏流行了。
在這些真正的搖滾老炮的眼中,一首歌優秀不優秀,和傳唱度高不高真的沒有絲毫關系。
他們更看重的還是歌曲本身有沒有給他們帶來新東西,給華語搖滾注入一些新活力。
《還我蔚藍》做到了。
所以鯊魚樂隊對不打烊樂隊感官還是很好的,他們的主唱董耀拉著葉未央就熱情的交流起了朋克音樂。
見到燕京搖滾的老大哥都拉著葉未央他們聊起了音樂,而且還一副互相平等交流的樣子,那些自詡是華語搖滾未來希望的“underground”們,心里就更加酸了。
在搖滾圈里,如果能有老炮為你撐腰,那真的好混多了,屬于是大家都會看在老炮的面子上,給與方便。
他們做夢都想在圈內能被老炮們認同,最不濟哪怕是能有老炮給他們撐撐腰也是好的。
就像是葉未央前世,竇唯的二女兒參加綜藝節目想出道,一上臺,評委一聽老爸是竇唯,二話不說就給過了。
這合理嗎?
這很合理....
因為評委也是混搖滾的,一句她爸是竇唯,就足夠解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