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云晴有些激動的把手機湊到了葉未央的眼前,滿臉喜色。
沒想到只宣傳了一個星期,就取得了這么好的效果啊!
這要是提前一個月就預熱的話,豈不是現在都能破百萬了?
可惜啊!
葉未央從柳云晴的眼中讀懂了她的想法,有些哭笑不得的說道:“柳姐,這銷量很正常,認真算起來,這三首歌都提前泄露一周了,大部分粉絲都已經從各種渠道聽到了。”
“這屬于是先上車,后付費了,所以一上架銷量就爆發了,這是聽完之后,并且還覺得歌好聽的粉絲補票購買的。”
“其實是透支了銷售后勁潛力的。”
說起來,數字單曲銷量比數字專輯高好像是一個很普遍的事情。
不管是這個世界還是葉未央前世,大部分歌手的單曲銷量,都是要比整專高很多的。
比如《周杰倫的床邊故事》數字銷量是一百一十多萬,但是《Mojito》銷量卻輕松破八百萬。
當然,這也有發售時間的關系,畢竟16年的時候支持數字專輯的人還不多,2021年為音樂付費已經成為年輕人很樂意做的一件事了。
但是這差距,也有些太懸殊了。
為什么捏?
其實原因很簡單,畢竟一張整專要二三十,一首單曲只要兩三塊錢。
這對消費者來說,肯定是兩三塊錢就能買的東西更容易讓他們沖動消費啊!
而二三十的整專,大家就會考慮值不值得了。
一張專輯十多首歌,肯定會有自己不喜歡的歌,這要是一下花二三十買專輯,然后專輯里只有兩三首歌自己喜歡,那不就血虧了,還不如等一年后數字專輯解禁了開個會員免費聽多好?
有這種想法的人,可一點都不少!
這次不打烊樂隊發的《三個傻瓜》和《極惡都市》這兩首歌,就有非常多之前沒舍得花錢買《后青春的詩》的粉絲。
他們這次之所以原意花錢補票,就是因為他們看過了麥田音樂節飯拍視頻后,覺得自己確實喜歡這倆首歌,買了不虧,于是就痛快下單了。
畢竟現在這個富強的時代,大部分能上網沖浪的人,真不差這兩三塊錢...
“等明天早上,恐怕銷量還會迎來一次爆發呢,柳姐你可得有心理準備啊。”葉未央調皮的眨巴了一下眼睛。
柳云晴之前帶的是氧氣少女這種偶像愛豆。
而這種愛豆組合呢,專輯銷售真的全靠預售,全靠發售前一個月的全網宣傳,以及后續的頻繁打歌,才能換來銷量。
而她們的銷量都是哪里來的?
都是自己的粉絲貢獻的,基本沒有路人。
但是好笑的是,大部分愛豆組合的粉絲,而他們粉上這個愛豆的理由有很多。
顏值很高拉,長到自己審美點拉,舞跳得好拉,笑容很燦爛拉之類五花八門的理由都有,但是唯獨就是沒有因為他們組合的音樂很好聽而入坑的....
所以,柳云晴自然是無法體會到這種,歌手無預警發歌,不在各種打歌舞臺上刷臉,也不用賣弄形象,全靠歌曲自己的硬實力就能銷量爆炸的情況咯..
想來,這應該會對柳云晴的經紀人生涯帶來一次新奇的體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