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外音樂節,暴雨暴曬是常態,且音樂節是不允許撐傘的。
基本上每一場音樂節,主辦方都會在官方的周邊售賣區賣雨衣雨靴。
很大程度上來說,幾天音樂節的體驗其實和自己購買的雨衣質量是成正比的。
所以對于音樂節老炮樂迷來說,參加音樂節自帶最好的雨衣和雨靴都是常識了。
不過很多人懶得帶,也會選擇購買主辦方在現場賣的雨衣雨靴,畢竟主辦方賣的除了價格很貴之外,倒是也沒有什么缺點了。
只要不為了貪便宜在網上買那種幾塊錢包郵的雨衣,應該是會有一個不錯的音樂節體驗的。
不過吧,當吳大偉努力墊著腳好不容易看到了價格牌后,一向比較高冷,對啥事情都云淡風輕的他難的爆粗口了。
“臥槽,6000日元一件?”
6000日元,340多RMB,這錢在國內能買10套雨衣了!
吳大偉被這超高的物價給嚇到了。
哪怕他們是明星,但是在來日本之前,每個人也就換了三五萬日元而已,想著兩三天這些錢足夠用了。
沒想到,在日本一套雨衣都要這么貴?
布丁和葉未央他們也被這價格給驚到了。
“這么貴?三百多塊錢?”
“臥槽,我從來沒想過買一套雨衣都能算是高消費了。”
“早知道從國內自己帶雨衣了,五十塊一套,質量好的不得了,怎么扯都扯不壞。”
雨衣+雨靴再加一個沖鋒衣外套,在日本這種天氣多變的地方參加戶外音樂節必備的三件套加起來,就需要1.6萬日元,將近一千塊一套!
好貴!
但是抱著萬一真的下雨了,淋雨感冒了的話,明天演出就會完蛋的心態,大家還是咬著牙買了。
倒不是花不起這個錢,不打烊樂隊的眾人賺的最少的,去年也分到了七位數的工資。
只是感覺這錢花的不值當而已。
但是當辛苦排到,并且從商店小販手上拿到雨衣雨靴換上后,大家還是挺開心的,買新衣總是一件讓人無法控制喜悅的事情。
“還不錯,貴也有貴的道理嘛,這材質軟硬適中,穿在身上一點都沒有硬邦邦的感覺和塑料感,也不妨礙蹦迪,還是可以的!”
“雨靴也不錯啊,靴筒處還帶收口呢,很貼心,日本人在細心方面還是做得很好的。”
換上全套裝備,并且又一人買了一個折疊椅后,不打烊樂隊的卡托納搖滾音樂節觀眾之旅就正式開始了。
拿著門票,從人山人海的外圍進入會場內部后,神奇的事情發生了,內場反而沒外面那么擁擠了。
一望無際的大草坪,密集程度不算太大的小森林,真的非常貼近大自然。
而在一顆顆紅杉樹下,則立起了一個個五顏六色的小帳篷。
帳篷并不大,大概只能允許兩個人勉強躺進去,不過有那種專門給家庭提供的非標準大小的帳篷,不過價格也肯定不一樣。
值得一提的是,卡托納搖滾音樂節可能是因為貼近大自然,并且演出種類比較豐富的原因,所以會有很多以家庭為單位來參加音樂節的,這和國內的音樂節區別很大。
國內的音樂節大多都是貫徹一個燥,只有年輕人會參加,大部分都是情侶之類的。
但是葉未央他們在卡托納搖滾音樂節的內場,幾乎每走幾步,就能遇到帶著小孩子的父母,有些小孩甚至只有三四歲大,還要坐著露營小推車。
感覺卡托納搖滾音樂節的氛圍定位更像是一次音樂露營旅行,而不是簡單的搖滾嗨唱大Pat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