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片的巔峰時期,在整個亞洲也是影響力巨大,日韓都追港星,聽粵語歌。
亞洲各國同樣也有語言障礙啊?
但是優秀的作品依舊能夠在各國之間暢通無阻!
可是歐美市場,對于亞洲來說就是另一個世界一般。
不管多優秀的亞洲音樂,都很難在歐美市場獲得什么成就,甚至連聽都沒人聽,他們都不屑于聽!
唯一撲騰出過水花的鳥叔,那首《江南style》全球爆火的原因和音樂性沒有任何關系,完全就是一種魔性和搞怪引發的模仿潮流而已。
歐美主流樂壇,都是當個笑料看的,并沒有真的認可鳥叔的音樂水平,單純就是當個小丑看而已。
后來他的歌,也就很難復刻《江南style》的成績了,因為小丑逗笑大家一次是有趣,一直做小丑那就真的是小丑了。
主流歐美樂壇,還是一直看不起亞洲音樂的,覺得亞洲人做的音樂根本比不上他們。
兩個世界,都是如此。
但是事實上,亞洲也有很多優秀的音樂作品,拋開語言的隔閡,單單聽音樂,比歐美音樂好的歌可一點都不少。
捫心自問,在全球國際化了幾十年的如今,歐美的音樂水平真的碾壓亞洲音樂?
歐美音樂的優越性,真的有那么高?
放屁!
亞洲的音樂大師,放在國際上同樣也是國際頂級一流的大師!
亞洲優秀的流行音樂,也不比歐美的流行音樂差!
然而在戴著偏見眼鏡的歐美歌迷眼里,顯然就沒什么好的了,甚至他們都不愿意主動聽亞洲音樂。
并不是音樂不好,而是他們身上固有的優越感,讓他們根本不愿意聽,也不愿意了解除了英語和西語之外用任何其他國家語言唱的作品。
除非,亞洲音樂人純粹的用英語來打入歐美音樂圈,才有可能獲得一點點成就。
然而,即便如此,黃種人做的英語歌,也很難被歐美圈接受。
因為他們總是會用更嚴格,更刁鉆的態度來對待黃種人的音樂作品。
打個比方,同一首歌,如果是歐美人創作的,是“白”的,那可能會獲得8分的評價,但是如果是“黃”的,那就只會獲得2-3分的評價。
是的,就是這么區別對待。
除非你真的非常優秀,優秀到音樂實力吊打現有的歐美流行樂壇的歌手,才能獲得一個相對比較公平的評價。
但是這也太難了吧,放在華夏,屬于就是一個新人上來就要拿出比周杰倫還牛逼的作品,才能得到關注。
上來就是地獄難度!
不過,葉未央嘴角一翹,有些興奮又有些期待。
他最喜歡挑戰的就是地獄難度了。
不就是英語歌曲嘛?
搞得好像誰不會一樣!
有必要讓這個世界的歐美樂壇,感受一些真正優秀的英語歌曲了。
在別人最擅長的領域打敗對方,這種大爽文的復仇劇本,可不要太爽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