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忙碌碌的七月份,就在全球樂迷熱烈的討論中過去了。
不打烊樂隊的一首《HallofFame》,算是在世界樂迷面前的一次完美的正式亮相。
歐美的樂迷,第一次如此大面積的認真傾聽來自華夏的音樂。
也是第一次,有一支華夏樂隊,不是因為什么震驚娛樂圈的八卦緋聞,或者是以刑法咖的身份,而是靠優秀的音樂登上了歐美不少新聞報道的封面。
《HallofFame》的影響依舊在持續著。
MMA格斗聯賽、NBA職業聯賽、歐洲的五大足球聯賽上,從七月中旬開始,就經常能夠聽到這首歌響徹在擂臺與球場之上。
當那讓人熱血沸騰的副歌響徹時,現場的所有觀眾,都會興奮的跟著歡呼!
特別是當主場球隊拿下勝利后,同時響起的《HallofFame》副歌,不斷重復的“Beachampion!!”
有什么比一邊聽著“你本來就應該是冠軍,你能夠鐫刻在名人堂的墻壁上。”一邊看著自己支持的體育選手獲得比賽的勝利,還能讓人更加亢奮的?
這種視聽享受,簡直比直接打腎上腺素還讓人上頭!
只不過,有些可惜的是。
雖然《HallofFame》這首歌在歐美算是大火了一波,但是不打烊樂隊的知名度,卻沒有跟著這首歌一樣火爆。
可能有很多人都聽過《HallofFame》這首歌,甚至都學會怎么唱了,但是他們卻根本不會去關注這首歌是誰唱的。
而不打烊樂隊也沒在歐美瘋狂刷臉,沒有讓歐美的觀眾把不打烊樂隊=《HallofFame》的這個概念給印入腦袋。
打個比方,抖音上經常會爆火一些歐美歌手的歌,隨隨便便就會引發很多人翻唱。
甚至別說歐美歌手了,一些本土歌手的歌,也時不時的會突然爆火。
但是卻根本不會有人注意,源頭到底這首歌是誰唱的,原唱是誰,長什么樣子。
這就是歌和人各火各的情況。
主要還是因為有的時候,歌手的歌爆火了,但是爆火的卻不是本人的表演,而是可能其他人翻唱,或者其他渠道火的。
公司和自己卻根本沒辦法把歌手本人的知名度也宣傳出去,告訴每一個網友,這首歌是我唱的。
別小看這個宣傳,這是很費錢的一件事情。
最好的辦法,就是帶著作品上各種節目,盡量的露面,刷臉,讓大眾知道,“哦,原來這首歌是你唱的啊,原來你長這個樣子啊!”
而《HallofFame》雖然最早是YouTube上飯拍視頻火的,但是到歌曲正式上線后,就是各種電臺播放、各大賽事用來當主題曲和熱身歌曲。
現場的觀眾以及在電視機前看比賽的觀眾能聽到這首歌,但是根本不知道歌是誰唱的,哪怕喜歡這首歌,上音樂網站找到這首歌后,也就是加入歌單里。
不可能專門去詳細了解一下這首歌的創作者,歌手長什么樣子。
有一句話說得好,吃到了一顆好吃的雞蛋,沒必要為此專門去認識一下,下了這顆雞蛋的母雞。
最頭疼的是,不打烊樂隊近期又沒辦法在歐美市場大范圍的活動,主動讓歐美樂迷認識自己。
所以彩虹計劃也只能忍痛看著《HallofFame》在歐美火的一批,但是只有一小撮的歐美樂迷認識到了不打烊樂隊的這一令人惋惜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