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是為什么節目組再三考慮后,不打算啟用淘汰賽制的原因。
不管把誰淘汰了,節目組都很難找到一個比他們還要優秀的中國風音樂唱作人了啊!
硬著頭皮找一個比他們還差勁的,最后再被輕松淘汰,圖啥捏?
要知道,節目組為了湊齊六位嘉賓都很不容易了,一開始其實原定是八名嘉賓的。
但是找來找去,節目組也找不到八名水平都同樣很頂尖的中國風唱作人,最后只選出了五人。
葉未央還是節目組實在是無奈之下,硬選來湊夠六人組的。
不然正常情況下,他一個基本沒有中國風代表作的音樂人,怎么可能來參加這檔節目。
還不就是節目組實在是找不到嘉賓了,想來想去,只能找葉未央這個音樂創作水平極高,并且曲風飄忽不定,各種曲風都玩過且看著都挺擅長的唱作人來頂一下位置了。
這樣六位可以說是華夏數一數二的音樂唱作人參加的節目,不管誰獲得第一名,那都幾乎可以被正名,是中國風音樂唱作人第一了。
而且這還是央視的節目,有一種官方欽定的感覺。
這能不讓幾位嘉賓充滿動力嘛?
競爭強度必須拉滿啊!
撒老師將節目規則認真的介紹了一遍之后,卻沒有立馬開始介紹第一輪公演的情況,而是又轉頭開始問起了觀眾。
“大家知道什么是中國風音樂嗎?”
現場不少觀眾配合的點了點頭,或者一臉迷茫的搖了搖頭。
流行中國風其實是一個近十年左右才漸漸開始確定起了規范的曲風,在這之前,對于中國風音樂的甄別是沒有一個統一標準的。
但是在經過了大概二十年的發展之后,流行中國風也有了自己的一套普世標準。
撒老師拿著手卡,開始介紹起了流行中國風:“中國風歌曲,其實就是在歌曲中加入中國古代一些典故作為創作背景,用現代的音樂唱出古典的味道,唱法是很多樣的。”
“而曲風則偏向傳統的東方演奏,加入的是一些東方樂器,通曲音調婉轉,回環,有一種傳統東方的美感。”
“但是呢,現代流行中國風,和我們中華的古典中國風還是有很大區別的。”
“湘鈞老師的《寄明月》可以算是現代流行中國風與古典中國風的分水嶺。”
“在《寄明月》之前產生的作品,還是一種近似古風形態,一種探索懷舊的嘗試,比如老詞新唱,將《念奴嬌》《滿江紅》等千古名篇用現代音樂的方式演唱出來,又或者新歌老唱,將一些中華古典音樂中的片段,融入現代流行音樂中。”
“但是呢,在湘鈞老師之后,現代流行中國風音樂正式出現了。”
“現代流行中國風有五大特點。”
“中國風詞風注重語言的簡潔,精煉及語境的意用,用一些詩詞文的化用,通過漢語的一些修辭手法,如比喻,借代等來以表現曲的意境。”
“中國風的音樂多采用宮調式的主旋律。”
“在音樂的編曲上大量運用民族傳統樂器,如古箏、簫、琵琶……”
“一些中國風音樂則會在唱腔上運用上民歌或戲曲方式。”
“在歌曲創作的題材上也會運用一些古詩或者古代的傳說故事進行現代的新演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