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是說走就走,但是藝人出行怎么能不帶團隊的工作人員,要是被路人圍觀了,豈不是完蛋。
車里,攝影機大概又錄了幾分鐘的素材后,攝像老師就暫時關閉了攝影機。
央視大樓距離機場得有兩個小時的車程呢,雖然是跟拍,但是也不用全程一直錄制的,等到了機場再繼續錄就行了。
在攝像機關閉之后,葉未央也就不用在意什么鏡頭前的形象管理了,直接向后一攤,有些苦惱的呻吟了一聲。
“昆劇.....”
他真的是一頭霧水啊。
要怎么把昆劇和流行音樂結合在一起,寫一首和昆劇有關系的流行中國風?
苦惱的想了一會,葉未央根本一點頭緒都沒有。
算了,先不想了。
葉未央掏出剛才下臺后從管青那拿回的手機,上網開始了解起了這位合作對象,黃鐸老師的詳細生平。
這不看不知道,一看簡直驚為天人。
“黃鐸,男,著名昆曲藝術家,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平藝術家,國家一級演員,素有“昆曲王子”之美譽,MFA藝術碩士。”
“原魔都昆劇團副團長,現任魔都黃鐸昆曲藝術中心藝術總監、魔都戲劇學院附屬戲曲學校校長。”
“專攻昆劇小生,曾獲第二十四屆華夏戲劇表演梅花獎、第十一屆魔都白玉蘭戲劇表演主角獎、“聯合國促進昆曲藝術發展大獎”、全國昆劇優秀中青年演員展演“十佳演員”等獎項。”
好家伙,這履歷,簡直閃瞎葉未央的眼睛。
國家一級演員,還擁有聯合國的藝術家頭銜,又是魔都戲劇學院附屬戲曲學校的校長,拿過的獎項更是一大堆。
最重要的是,這位大家今年才不過40歲而已,不管在哪行哪業,這個年紀都還是正要作出成績的時候呢,遠不是終點!
“牛逼。”
一篇長達數千字的黃鐸生平詳細介紹看完之后,葉未央只有這一個詞可以用來評價。
雖然粗俗了一點,但是真的是不粗俗無以表達他的心情。
但是同時,葉未央也確實感受到了,傳統戲曲文化現在真的很式微了。
這么厲害的一位戲曲大家,可以說是華夏昆曲近20年,以及未來二十年都會是最厲害,可能會載入昆劇發展史的戲曲藝術家,大眾知名度卻寥寥。
如果不是聽昆劇的劇迷,可能大部分人都不會了解到他,也根本不知道他。
這和現代文娛產業高度發達的情況可以說是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現在的歌手或者演員,很多人其實可能都根本沒聽過他們的音樂,沒看過他們的作品,但是在鋪天蓋地的宣傳和炒作之下,很多人的知名度都非常的高。
就像葉未央從來沒正兒八經的聽過坤坤的歌,但是對他卻久仰大名了。
真就是小丑在殿堂,大師在流浪唄?
雖然說這些大師可能根本不需要什么宣傳和炒作,真正喜歡他們的人,對他們的名字同樣是如雷貫耳。
但是在這個時代,如果不做足夠多的宣傳,一個文娛藝術,是不可能發展好的,各種傳統戲曲如果不盡快跟上時代,作出足夠多的宣傳,將名角們在大眾中的知名度提高上來。
那等到能夠接受和喜愛中華戲曲的老一輩全部故去之后,這些優秀璀璨的中華戲曲文化,可能真的就要束之高閣,被當做博物館中的紀錄,青史上的寥寥幾筆注解,百度百科中幾行空洞的文字了。
年輕人和下一代的后輩,再也無法親眼,親耳看到和聆聽到這些傳承千年的藝術作品了。
葉未央雖然自己對戲曲不太感興趣,但是對于一門傳承千年的藝術文化,他是不愿意,也不忍心看到最終落得這個下場的。
原本不太上心,甚至有過實在不行就直接退出錄制想法的葉未央,逐漸認真了起來。
如果可以的話,他希望自己可以為推廣中華戲曲文化出一份力。
也許這份力很弱小,但是至少自己為之而努力過。
葉未央嘴角掛著淡淡笑意,呢喃自語道:“那就,努力試一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