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一次演出就20萬日元?一萬多人民幣?”京博安瞪大雙眼,有些難以置信。
高柳里奈一臉理所當然的點點頭:“是的,作為從來沒有在日本活動過的新人,這已經是很高的價格了。”
“日本頂級樂隊的一次公演也只有500萬日元,大概30萬人民幣,一次公演的演出可比節目麻煩多了,像這種綜藝節目,參演一次價格都只有1-5萬人民幣。”
日本這邊一次公演大概類似于一場小型演唱會,1-2千觀眾,要演出1-2個小時,放在華夏的話,一位頂級歌手演出一兩個小時,沒有一兩百萬是拿不下來的,但是日本這邊只有30萬。
京博安有些無語的搖了搖頭。
剛才他們在討論這次在日本的通告有哪些,順帶著就聊到了報酬,但是沒想到從高柳里奈嘴里聽到這樣一個數字。
說好的日本是全球第二大唱片市場,第二大文娛市場,文娛產業非常發達,明星效應非常高。
咋明星這么不賺錢呢,和國內根本不能比啊!
京博安一向心直口快,不懂就問,直接就向高柳里奈問起了原因。
沒想到,一問起這個,高柳里奈比他還要郁悶。
“華夏大國的市場確實比我們日本好很多,你們那邊明星的收入,我們都不敢想的。”
“在日本,7位數的報酬就已經算很高的了,大部分演員和歌手都是六位數級別。”
“處于事業巔峰的演員,演一集戲的片酬也只有一百多萬日元,折合人民幣也就十多萬,日劇的集數還都比較短,一整部戲拍下來最多也就拿200萬,而這已經是一線巔峰期的演員了。”
“小演員拍一集也就只有幾千塊人民幣。”
“這個價格,在你們華夏,連五六線的明星都請不到的。”
京博安撓了撓頭,有些不理解的說道:“那和國內比確實差很多,那你們這的文娛產業怎么還這么發達,明星還很多。”
“明星不賺錢那還做什么明星。”
在他的世界觀里,明星=有錢,有名氣,賺的非常多。
一個國家如果文娛產業很發達,那明星肯定賺錢很多,就像是國內和歐美那樣,一流演員拍一部戲都是幾千萬上億,上個綜藝節目隨隨便便都給幾百萬。
這樣的文娛市場,才能叫做發達。
但是他的這個想法其實是錯的,是在國內娛樂圈環境中養成的一個畸形想法。
高柳里奈搖了搖頭,頗有些何不食肉糜的味道。
“在日本,當藝人只能算是一份工作,雖然可能這個工作稍微有些特殊了一點,但是和其他工種是沒區別的。”
“當搞笑藝人就是逗大家笑,就別拉不下臉來怕毀形象,搞笑就要盡量扮丑。”
“演員就是演戲,收視好有人吹,收視不好要謝罪。”
“偶像就是假想男女友,工作就是好好當宅男宅女們的幻想,談戀愛絕對達咩,只要發現那就直接開除。”
“當歌手,得有作品,作品沒人愛聽大眾就不承認你。”
“干不好本職工作,就得挨罵。”
“像演員,沒戲拍沒劇組跑的日子是要打工補貼家用的,歌手也一樣,沒活動,沒演出的時候也同樣要打工補貼家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