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可惜,伯謙的第二場公演沒有再維持住上一次的好水平。
對于除了葉未央之外的其他幾位嘉賓來說,這次的公演主題“瓷器”確實有些刁鉆了。
不是沒人想到借物喻人。
在葉未央的《青花瓷》出現之前,其實他們覺得自己準備的歌還是不錯的。
比如伯謙,就將瓷器比作了一個令人心動的姑娘,用各種華麗的歌詞來贊美。
單純從借物喻人的角度來看,也算是一首不錯的歌了,歌詞寫得很不錯,也確實讓人感受到了“美”。
但是這一切,是在《青花瓷》沒有出現的情況下。
當一首《青花瓷》在舞臺上響徹之后,再聽這些簡單的運用借物擬人手法創作的音樂,那在意境上差的可就不是一點半點了。
在借物抒情的同時,還運用了“字中含詩”這一手法的葉未央,可以說是輕松吊打其他人了。
不管是伯謙,還是之后的顏方休、董珍和宮瓊仙等人,他們準備的作品,互相之間可以說是半斤八兩,各有千秋,但是拿來一和《青花瓷》比,那就根本沒有任何可以比較的地方了。
40多分鐘的公演結束,六位嘉賓挨個表演完后,大部分現場觀眾的心中,只記住了《青花瓷》這首歌。
最后的投票環節,葉未央也幾乎是不費吹灰之力,就以非常懸殊的票數,以85%的總票數,拿下了本場第一。
剩下的那15%的票,分攤到五人手上,每人只獲得了十幾票而已...
對于這個最終結果,不管是觀眾,還是嘉賓們,都絲毫沒有一點意外,甚至很坦然的就接受了。
包括路遙,這次也對排名沒有什么意見。
有些人優秀一點,會遭到很多人的嫉妒,但是如果優秀的實在是太多了,大到連奮起直追的勇氣都沒了,那就只剩下羨慕了。
光是這種“字中含詩”的創作手法,就足夠讓內心十分好妒的路遙,也坦然的接受了葉未央獲得第一的結果了。
當然,他這場獲得了第四名的成績,不再是倒數,可能也是讓他心態更加平衡的一個原因。
第二場公演的錄制,有那么一點虎頭蛇尾的意思。
葉未央的開場太過驚艷了,導致后面歌手集體被動擺爛了,這讓節目組的導演也挺喜憂參半的。
喜是這期節目一發出去,《青花瓷》肯定能夠成為接下來幾個月的流行標桿,甚至影響未來整個華語樂壇的中國風歌曲。
憂的就是這期節目只有《青花瓷》一首歌,又顯得太過單調了,可能播出后其他嘉賓的風評要被害。
錄完公演后,節目組的編導們就集體圍到了一起,徹夜開會討論,應該怎么剪輯這期節目,才能顯得不那么虎頭蛇尾。
為此,一群編導的頭發都快薅禿嚕了...
這也算是一種幸福的煩惱把。
....
翌日,葉未央并沒有直接離開燕京,去和還在日本跑活動的樂隊成員們匯合,而是再次前往了央視大廈。
《國風傳唱人》節目的播出方式,進行了一些更改。
原本央視是準備一周一期播出的,但是臨開播的時候,改成了星期五和星期六兩期連播,這樣就壓縮了嘉賓們的錄制時間。
原本之前只需要一個月錄制一次節目,變成了兩周就得錄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