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
“作為一支新人的第一張專輯,能夠取得這個成績,已經非常驚艷了,現在媒體們都說你們是最近20年來日本發展最出色的華夏歌手!”
第一時間。
葉未央沒有因為專輯銷量突破120萬而感到驚嘆,反而因為日本成熟的唱片行業而驚嘆。
120萬張實體專輯的銷量,放到華夏國內,在寥寥幾位從00年代走過來,現在依舊還很知名的巨星歌手沒發片的情況下,已經可以排到年度前二,甚至第一的水平了。
但是在日本,只能堪堪進入年榜前十而已。
今年日本專輯銷量最高的歌手,累計獲得了足足220萬張的本土銷量!
這個數字,快要超過不打烊樂隊一倍了。
而這,還是日本唱片業已經萎靡之后的成績。
日本唱片業最巔峰時期,銷量最高的唱片賣了700多萬張!
更是有二十多位音樂生涯累計唱片銷量超過千萬張的歌手!
其實華夏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時候,也有不少專輯銷量動輒破百萬,甚至數百萬的歌手,可惜進入新世紀后盜版猖獗,整個華夏的唱片業就迅速被劣幣驅逐良幣了。
雖然現在華夏的盜版在嚴厲打擊下,新生代正版意識已經很強了,但是又有數字音樂的沖擊,向來沒有購買實體正版唱片文化的華夏歌迷,大部分都轉向了線上。
像日本這邊,實體唱片文化已經傳承了幾代人,現在實體專輯雖然萎靡了,但是依舊有很多人聽歌還是首選購買實體唱片支持歌手發展。
這對歌手來說確實是一件好事。
畢竟歌手賺錢,主要還是靠賣專輯和開演唱會。
葉未央他們一個月跑八十多個通告下來,賺到的錢,還不到賣10萬張唱片給的分紅。
不過通告還是得繼續跑的,畢竟跑通告了有曝光,才能讓更多人認識和了解到他們的音樂,然后才能帶動專輯銷量,這是一件相輔相成的事情。
這也是為什么綜藝報價低的原因,除了專業的搞笑藝人,其他藝人參加綜藝不僅僅只是為了那筆通告費,主要還是宣傳自己的作品。
這才是一套相輔相成的娛樂圈模式,也比較健康。
20年前的華夏娛樂圈,其實也是學這一套的,《歡樂大本營》等節目,藝人去上也幾乎沒有通告費,就是象征性的拿一點,主要還是宣傳作品。
只是最近的10年左右,各種專門請明星做的戶外綜藝才開始火爆了起來,隨之而來的就是明星參加綜藝的身價暴漲,動輒一季幾千萬。
不自覺的,葉未央的思維就再次發散了。
還是高柳里奈的話再次把他的思緒拉了回來。
“對了,年底的紅白歌會邀請你們參加,我已經幫你們同意了,你們被分給了紅隊的。”
“《打上花火》這首歌很適合在節慶日唱,節目組指定要求你們到時候要唱這首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