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天涯》
這是一首寫江湖年少,寫少年俠客的歌。
這首歌的歌詞從頭至尾都充滿熱血的感覺,很有那種縱橫不羈,快意江湖的感覺。
“好!唱的太好了!”
“那句輕劍快馬簡直太贊了!”
音樂聲一停,羅祥麟就迫不及待的拍桌大聲喝彩。
這首《明月天涯》將少年俠客那種快意恩仇的江湖氣完全寫出了精髓!
而葉未央的聲音,又非常的符合這首歌的情境。
最終呈現出來的舞臺效果非常的棒!
唱歌,其實很多時候都是要顧及歌曲本身的情感和意境的。
為什么一些歌曲,原唱唱的很好聽,但是翻唱卻就是沒那味。
或者有些歌曲原唱的演繹反而不怎么有水花,卻會被某一個人的翻唱而突然讓這首歌爆火?
原因就在于,歌手與音樂是否契合。
一首俠骨柔情的歌,如果唱的很溫柔,那就失去歌曲的意義了。
一首很溫柔嬋娟的歌,又唱的很硬,那就讓人沒有聽下去的欲望了。
當然,這些只是最基本的。
有些歌,可能歌曲內容是俠骨柔情,歌手也唱出了俠骨柔情,但是還是差些感覺,往往這種時候,差的東西就不是靠練習可以有的了。
就像是之前葉未央一直猶豫的《滄海一聲笑》,十個年輕人,十一個都無法把歌曲中的那種看淡紅塵的灑脫與釋懷唱出來。
這已經不是唱功可以做到的東西了。
而《明月天涯》這首歌,則是一首非常要求聲線的歌曲。
這首歌寫的全是少年俠氣,那就必須得找一個有少年感的歌手來唱。
什么是少年感?
就是你聽他說話,就能感受到青春和活力,感受到那種少年迎風而來,宛如千樹花開的氣質!
很慶幸的是,葉未央有。
他將俠氣與少年感融合的非常好,與歌詞直接的配合堪稱完美。
閉著眼睛聽他唱這首歌,完全可以代入到歌曲中營造出的一馬一劍走江湖的瀟灑少俠!
“詞寫得很有俠氣,歌唱的也很有俠氣。”周聽拍手鼓掌,很夸張的贊揚道:“這首歌是真的很葉未央的一首歌。”
“只有你的聲線,可以唱出這種少年感了,我想來想去,都想不到國內還有哪位歌聲有你這種少年感。”
周聽多少有些夸張了,少年音也并不是一個非常特別的音線,十八九歲,二十一二歲比較陽光的大男孩其實都是少年音。
她之所以這么認為,主要是那些選秀出身,或者還在參加選秀的歌手們,顯然夠不到周聽心里對“專業歌手”這個職稱的標準線。
而歌壇里成名歌手,并且比較有實力的,都是三十朝上的年紀了,自然是再無少年感了。
畢竟年少成名,嗓音條件又好,唱功又不錯的華語歌手,可不多見的。
葉未央很心安理得的收下了周聽的贊譽,笑著說道:“趁著年輕,多寫多唱一點年輕人應該唱的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