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情的粉絲們立馬就通過各種渠道聯系彩虹計劃,想要知道葉未央在《國風傳唱人》上發布的這些新歌,會不會搞精選專輯。
實體或者數字皆可,他們都愿意付費購買,甚至可以提前先打款預購,公司在制作專輯也行!
彩虹計劃可被粉絲們的這股熱情給狠狠的震驚到了。
華語樂壇,從來沒有出現過,一個歌手在節目中公開了新歌,并且在各音樂平臺上都已經有免費版本聽的情況下,粉絲們還熱情的要求歌手出專輯割韭菜的事情!
有免費的可以聽,而且免費的也是有版權的正版音樂,那誰還會愿意花錢去再買付費的來聽啊?
葉未央的粉絲表示,他們愿意!
對于這個情況,得知了消息的葉未央,其實是不覺得驚訝的。
別說這個世界了。
就算是前世那個盜版更加猖獗,版權意識更加薄弱的華夏,在21世紀實體唱片行業幾乎毀滅的第二個十年里,依舊有一批人堅定的支持正版。
周杰倫、陳奕迅、林俊杰等依舊優秀的歌手,他們出的專輯依舊可以買幾十萬張。
那些明明知道網絡上有免費的盜版資源聽,而且也可以下載,音質一點都不輸給正版,但是卻依舊選擇花錢買專輯的粉絲,是人傻錢多嗎?
不是的。
是因為他們知道,聽眾和歌手之間,其實是一個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關系。
看似好像不花錢就可以聽免費的音樂,是一件對聽眾非常好的事情。
但是一旦這樣的情況成為了常態,華語樂壇其實也就完蛋了。
對最頂尖的那一小撮歌手來說還好,他們可以開演唱會,可以上綜藝節目賺錢。
但是對90%的華語音樂人來說,他們苦心做出的音樂,無人付費,專輯也賣不出去,開演唱會又無法做大,只能搞一兩場。
綜藝節目更是幾十個歌手搶一個名額。
他們的音樂生涯,幾乎都是在虧損,虧損,虧損……
就像薛之謙那樣,開火鍋店,賣衣服來賺錢,賺了幾百萬就投入到音樂中,做一張專輯,最終可能根本賣不出去,繼續賠錢,繼續做,陷入惡性循環。
而薛之謙這樣的人不是個例,可以說前世2008-2018的十年間,90%的華語歌手,都是這樣的,靠著對音樂的一腔熱愛,靠著各種副業來賺錢供養自己的音樂夢想。
但是真正成功從這個惡循環中走出來的,只有薛之謙一個人。
而他爆火的那首《演員》,其實歌曲本身,也是沒給他賺一毛錢的。
收錄了《演員》這首歌的專輯《紳士》,只賣了幾千張而已。
他爆火后,頻繁的上各種綜藝節目,為什么?
不就是趁著有熱度,在綜藝節目吸一吸金,賺一筆錢,好為他之后做音樂買單。
他經歷過,所以深知,在華夏做音樂,是一件根本不賺錢,還要倒賠錢的事情,必須要有錢才能做。
在這華語樂壇入不敷出的十年里,看似好像每年都有所謂的“網絡紅歌”,出過一堆網絡歌手,但是沒有一個可以復刻1990-2008年這華語樂壇黃金年代那優秀歌手層出不絕的情況。
為什么?
不就是因為這些“網絡紅歌”雖然爆火了,但是實際上卻根本沒給歌手帶來多少收益。
包括當時紅極一時的QQ音樂三巨頭,他們的歌曲大多都是靠愛發電的,都是免費聽的,出的專輯也都是只能賣幾千到一兩萬張,還不夠回本的。
前世的樂迷們,很多人都在抱怨,說華語樂壇一年不如一年,當年周杰倫、林俊杰、吳克群、王力宏、潘瑋柏諸神混戰的年代一去不復返了。
殊不知,當時他們的專輯是可以賣到百萬張的!
當時進入華語樂壇還是一件可以讓歌手賺錢,可以靠唱歌出專輯,養活自己音樂夢想的事情!
而被公認為華語樂壇開始衰弱的2008年,正是網絡普遍進入千家萬戶的年代。
正是那些嘴上喊著“華語樂壇不行了”“華語樂壇一年不如一年”,卻不停在網絡上聽盜版音樂,找盜版資源,從來不買任何正版專輯的人,親手將華語樂壇葬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