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未央此世的數字音樂產業還是比較健全的,相關的法規還有各種制度都很完善。
和前世不同,前世很多“流量”們,不管是流量歌手,還是流量小鮮肉演員跨界發歌,一張數字EP單曲,都有過銷量破幾千萬張的成績。
比如葉未央前世某戰在人氣最頂的時候發了一張EP單曲《光點》,銷量破五千萬張...
咳咳,這成績比周杰倫同年發布的《mojito》還要多了好幾千萬張,《mojito》的全平臺銷量也就一千多萬張而已...
甚至《光點》還成為了當時單曲銷量世界第一,把泰勒·斯威夫特都干掉了。
而某戰的這首歌,在除了粉絲之外的其他地方,毫無任何流行度...
這五千萬張的銷量有多少水分,可想而知。
在EP單曲方面,飯圈粉絲們還是很能沖的,主要是因為這種數字EP很便宜,一首2-3塊錢,而且前世的音樂平臺并不限購,每一個用戶想買多少張就可以買多少張。
而飯圈運營又很擅長割韭菜,這就出現了一個大粉至少都要購買幾千張,小粉絲也得買幾十張,買超過百張,才能算是被認可的“真正”粉絲。
你要是不愿意為哥哥花錢,不好意思,你已經被開除粉籍了。
什么?你只買了一張?你這好意思說自己愛哥哥?一個月工資幾千塊,留下五百吃泡面,剩下的全拿來買專輯支持哥哥,這才是真愛!
在飯圈所謂“粉頭”的各種鼓吹和洗腦之下,幾十萬愿意砸鍋賣鐵出錢砸銷量的所謂“真愛”粉們,就能夠創下五千萬張銷量,力壓泰勒的成績。
但是此世不同,在數字音樂銷售方面,有嚴格的制度規定,因為所有人都是實名制上網的原因,每個音樂平臺的賬號都需要綁定身份證,而每個賬戶同一首單曲或者專輯,都只能夠買一次,贈送別人兩次,加起來一共也就買三次。
而且贈送給別人后,別人就不能再花錢去買專輯了。
這就導致了,這個世界的數字專輯銷量,不能說完全沒水分吧,但是想要造假的難度很大,可能一個所謂的“真愛”粉動用全家人的賬號去買專輯,也就只能買七八張,不可能出現動輒幾十張甚至上千張的情況。
相對的,數字專輯的銷量也沒有那么浮夸。
一般數字單曲,那種國際級別的巨星,一首單曲數字銷量也就在3-4千萬張左右,這已經是年度前三級別的銷量了。
而擁有10首歌以上的正式專輯,在定價較高,且是那么多首歌打包出售的情況下,相對的愿意付費購買的用戶也會比較少,一般也就破千萬,幾年可能才會出一張全球銷量達到兩千萬以上的神專。
而華夏的歌手,單單只是在華夏國內有知名度和影響力的話,一般數字EP單曲的銷量有個五百萬張以上,就算是天王級別的了,這還是因為數字單曲便宜,兩三塊錢大家的付費意愿比較高的原因。
那種一千多萬張銷量的,都得屬于是現象級的,多年難得一遇。
而數字專輯因為整專價格比較昂貴,華夏人的簡樸性格發揮作用了,正式專輯的銷量能夠超過一百萬張,那就已經算是天王級別了。
去年周聽的《迷幻》數字專輯的銷量也不過一百二十萬張,這還是全年累計總銷量。
李宗港的《男人四十》數字銷量也不過150萬張,倒是實體專輯賣的不錯,近八十萬張,這才成為了金曲獎年度最佳專輯!
而亞洲市場最成熟的日本,一般數字單曲年度冠軍銷量在一千多萬張左右,而整專則是在三到五百萬張,就已經是前三級別的銷售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