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外行人無法評價,反正就是挺好聽的,喜歡!”
葉媛嘴角含笑的在《靜止》這首歌的評論區里留下了這么一句話后,便點開了另一首歌。
“每天站在高樓上,看著地上的小螞蟻。”
“他們的頭很大,他們的腿很細。”
“……”
葉媛點開的第二首歌,是同樣歌名很短的《活著》。
原本她以為,這會是一首很沉重的歌,畢竟“活著”這個詞,怎么樣都與樂觀和積極向上搭不上邊。
但是沒想到,這卻是一首節奏還算歡快的一首歌!
一篇犀利卻不見尖銳的歌詞,簡單輕松的旋律氛圍,詼諧幽默的唱出了掙扎在“匆忙生活節奏”中的年輕人感悟。
“慌慌張張匆匆忙忙。”
“為何生活總是這樣。”
“難道說我的理想,就是這樣渡過一生的時光?”
“不卑不亢不慌不忙。”
“也許生活應該這樣。”
“難道說,60歲以后再去尋找,我想要的自由?”
“都說錢是王八蛋,可長得真好看。”
“其實我也常跟自己說,人要學會知足而常樂。”
“可萬事都一笑而過,還有什么意思呢?”
歌曲最后,葉未央那似自嘲,似看開了的嗤笑聲,帶著很濃的詼諧意味,卻意外的讓葉媛感覺受到了安慰和理解的感覺...
初聽這首歌的時候,有一種對現在人生活方式的諷刺,現實的諷刺。
但是歌詞中又透露著不想在年老之后再嘆息年輕時候的屈服,以至于缺失了人生自由。
可是唱到中間,整首歌的意境又變了,開始想著知足常樂的過著也不錯,又不想萬事知足,喪失了斗志。
而到副歌的那連續九句“我不想這樣的活著”,又會讓人覺得,雖然妥協了,但是還是不會屈服和滿足的,追尋的理想和自由終不能在現實中一笑而過。
這多真實啊!
哪個人不是這樣過來的?
從一開始的不對現實屈服,不想要只做一個高樓大廈中的螞蟻,想要擁有自己自由的人生。
到后來的屈服于現實,接受自己的平凡,承認自己的平凡,選擇知足常樂。
再到最后人到晚年,重新審視自己的一生后,發出一句我還是不愿意屈服,還是對自己選擇頻繁和碌碌無為感到不甘,無法一笑而過!
這就是無數平凡人一生對于自由和理想那坎坷的心路歷程。
對于生活在鋼筋、水泥森林里的人來說,這首歌完全唱到了大家的心坎里!
在城市長大,在城市接受學業,畢業后進入一家進出口外貿公司成為一個白領的葉媛,簡直無法再更感同身受了!
“慌慌張張、匆匆忙忙,為何生活總是這樣?不卑不亢、不慌不忙,也許生活應該這樣”也許很多次你都有這種感覺,但是卻常常“對自己說,人要知足而常樂”,“可萬事都一笑而過,還有什么意思呢”?于是,請大聲說出“我不想這么活著!”
葉媛堅定的在鍵盤上,敲擊出了這行評語,點擊發送!
長嘆一口氣,她滿意的靠在了椅背上,心情無比愉悅。
僅僅只是兩首歌,就給她來帶了無窮的驚喜!
后面還有10首歌,將會有多么美妙,她都不敢想了!
這種感覺,對一位音樂愛好者來說,簡直太幸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