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你們那首《OneDay》現在完全成為了世界反戰組織和人士們的一面大旗了!”
“全球有二十多個反戰機構,都向不打烊樂隊發來了感謝信,更有幾個組織想要邀請你們進行一次反戰義演。”
“說真的,在如今這個年頭,一首好的反戰歌曲,真的太容易爆火了。”
伊森十分激動的向不打烊樂隊的眾人們匯報著《OneDay》的成績。
音源成績和單曲銷量,還有排行榜名次什么的都是其次。
重要的是,這首《OneDay》在全球掀起的影響力非常驚人!
反戰歌曲,其實一直都有。
在上世紀的六七十年代,還有后來00年初的一段時間里,有不少很出名的反戰歌曲,被世界各地的民眾口口傳唱。
因為這是有時代背景因素的,這兩個時間點,一個是二戰后期美國挑起的一些局部戰爭剛結束,一個是全球范圍的冷戰氣氛結束,世界剛步入了國際化大舞臺的輕松氣氛之下。
在這樣的環境之下,世界各國的民眾,都期待徹底的世界和平可以到來,自然就催生了很多反戰歌曲。
從2010年之后,歐美歌壇中,反戰歌曲就基本上沒有再出現了。
在這種情況下,時隔十來年,不打烊樂隊再次發了一首反戰歌曲,而且還是很好聽的反戰歌曲。
那這種新奇感,就會特別容易打動大眾。
因為大家已經很久沒有被優秀的反戰音樂感動過了!
拋開反戰的主題不談,《OneDay》這首歌本身的旋律就非常的優秀,融合了搖滾的雷鬼音樂,也讓人有一種新奇的感覺。
而且很洗腦!
洗腦就代表著容易流行。
《OneDay》發布不過三五天而已,大部分聽過了這首歌的人,就已經會唱了。
哪怕有些人可能真的心如磐石,對這首歌沒有啥感覺,但是只要被動的聽過了一兩遍后,也會哼副歌了。
拖了那些在北美各大城市搞反戰爭和反暴力游行民眾的福,在他們不斷單曲循環《OneDay》之下,不過幾天,基本上三分之二的美國人,就都聽過這首歌了。
“葉,這首《OneDay》應該會成為不打烊樂隊傳播最廣,也最知名的歌!”
“從亞非拉到歐洲和北美,現在全球到處都有人在翻唱這首歌!”
“全球民眾都在聲討戰爭,都在呼吁和平!”
“OMG,沒想到現在大眾對反戰歌曲的接受度這么高,華納之前居然忽視了這片市場,已經有很多年沒有做過這個主題的歌曲了。”
“如果現在在來幾首反戰歌曲,也許效果也會很棒。”
伊森十分感慨的說道。
他之前真不覺得一首反戰歌曲會引發這么大的反響。
歐美樂壇已經很久沒有出現反戰歌曲了。
其實一開始反戰歌曲減少的原因,就是因為有一段時間高強度的反戰歌曲涌現了出來,導致大眾有些審美疲勞了。
聽一首反戰歌曲,那是會感動,共鳴。
但是聽五首,十首后,再豐富的感情也會被消磨空的。
到最后,反戰歌曲都無法引起大家的關注了,才漸漸消失于歌壇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