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路能C,中路混C,下路也能C,而且打野還是通天代,這樣的陣容體系組建起來,本來能量就是巨大的!”
“現在也只不過是剛剛把能量爆發出來了而已!”娃娃一聽這個比喻就懂了。
LPL以前也不是沒有組建過銀河戰艦。
當年s5的QG就是經典的銀河戰艦。
中野代練+下路Uzi,簡直是豪華陣容。
不過當時因為隊內激發了各種矛盾。
最后不了了之。
在之后,s7的KT更是韓國的銀河戰艦。
當時,他們的奪冠勢頭,大過了任何隊伍!
什么SKT,什么LZ都要靠后站站。
最后,冒泡賽被SSG這個冒泡賽之王橫掃。
所以現在的人一聽到“銀河戰艦”這個詞,都不自覺的搖了搖頭。
時間證明,所有人作為核心,不可能成功。
就像是經濟分配問題。
每個人都需要經濟,而且經濟只有那一點,想要平均分配又不夠,只能雙核或者三核。
甚至三核都有些不現實。
平行世界里三核為什么能成功?
因為他們不是建立在經濟的基礎上。
很多平行世界的觀眾,可能看到那支三核隊伍很多精彩集錦。
而最為讓人印象深刻的,便是三C落后經濟3打5完成翻盤的逆轉。
這憑什么?
憑的完全是操作!
以前的英雄聯盟也注重操作,但那種操作是有限的。
但平行世界里,他們的操作往往是意想不到的。
比如,“大滅”,“飛雷神”,“一半天使一半惡魔”等等。
這些畫面,可以說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了。
若是當年能一支保持狀態,完全可以和Faker睥睨的選手。
很可惜啊,S10開始,就已經墮落了。
而跌落神壇似乎就是從職業賽場上出來上單卡莉斯塔說起……
“那RW完成六連勝,成為第一個小組出線的隊伍。”
“贏下KZ之后,我在想,RW會不會完成一個歷史上從來沒有隊伍完成過的成就。”娃娃繼續說道。
米勒作為海爾兄弟之一,自然明白了娃娃的意思,說道:“你是說,小組賽十連勝?”
“從Msi建立以來,好像確實沒有隊伍完成這一成就,從現在看來,RW還真的蠻有機會的。”
“不過接下來的隊伍,歐美實力雖弱,但有時候也是不容小覷的。”
“而且從積分面板上來看,其實KZ并不是除了RW外最強的隊伍。”
娃娃笑了笑,繼續道:“沒錯,目前的比分FW其實是比較高的。而且FW也只是輸給了KZ一局。”
“畢竟老抗韓奇俠了。”
“KZ在第一輪輸給FW我其實是沒想到的,而且這一局再輸,3-3的戰績,竟然還面臨被淘汰的風險。”
米勒點了點頭,說道:“從現在的局勢來看,KZ大概率會鎖在小組第三的位置。”
“我在考慮,如果RW真的是小組第一,他們可以借著這個士氣,直接在半決賽上選擇KZ作為對手。”
“如果RW真的有這個勇氣的話,其實我也這樣建議。”娃娃也是同意道。
“因為RW在四強如果戰勝了KZ,基本上就鎖定MSI冠軍了。”
“當然,選擇KZ那也就意味著風險會很大。”
“但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風險并存才符合人世間的道理。”
“就看RW敢不敢賭一把了。”
米勒繼續道:“當然了,現在我們只是臆想一下,畢竟RW還沒有真正的確定小組第一,同樣KZ也沒有確定小組第三。”
兩人的閑談,顯然也讓觀眾和粉絲留意到了。
這一談就打開了話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