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主關注對象“湖畔居士”再一次攻擊宿主,是否反擊?”
周默猛地睜開眼睛,琴聲微微一頓又繼續響起,“等他的馬仔發表動態后再反擊!”
半個小時候,周默沉默了兩天的知否賬號突然發布四條動態。
《野蜂飛舞》《鐘聲回旋曲》《閑聊波爾卡舞曲》屬于常規操作,第四條卻是一條長動態。
——湖畔居士生而為人,我勸你善良,不然總會有人給你耳光!
周默如是說:
最近在自學大學數學,發現數學是一門非常實用且非常有意思的學科。
因為湖畔居士對屢屢對本人表示關切,本人決定以湖畔居士以及其諸多經常同進退的賬號(下文簡稱同好賬號)做一次數學研究。
同號賬號列表.jpg
周默直接掏刀子。
“如果統計湖畔居士的每一條動態發布時間以及同好賬號動態,就會發現很多非常有意思的數據”
幾十頁PPT截圖出現,擺事實講道理怎么能不用PPT呢?
第一頁:科普:平均差。
平均差是總體所有單位與其算術平均數的離差絕對值的算術平均數。
平均差異大,表明各標志值與算術平均數的差異程度越大,反之差異程度越小。
本案例為計算同好賬號第一條動態發布時間的平均差
公式.jpg
科普:全距,全距也稱極值。是總體各單位兩個極短標志值之和。
本案例中為湖畔居士第一條動態與同好賬號最后一位發布動態時間的時間差。
第二頁:2017年某流量小生戀情被爆動態數據分析。
湖畔居士與同好賬號包含統一關鍵詞第一條動態發布時間列表。
全距值=32
平均差=30秒
第三頁:2017年某小花耍大牌謠言互動數據
湖畔居士與同好賬號包含統一關鍵詞第一條動態發布時間列表。
全距值=32分05秒
平均差=31秒
……
周默按時間序列將湖畔居士與30個同好賬號最近兩年參與的每一次輿論攻擊全部列出。
因為事件過去并不久,網民們對周默列出的14次輿論事件記憶猶新。而14頁PPT的計算結果如14把刀,刀刀見血。
全距值都在32分左右,上下差不超過30秒。
平均差均在30秒左右,上下差不到5秒鐘。
看到這里,網上已經一片嘩然。
這么整齊劃一猶如一直訓練有素軍隊在行動的數據不能用巧合來形容,這是陰謀!
有細心的網友迅速地找到了周默提到的所有ID,然后將最新的動態放在一起。
哈!
新動態也符合這個規律……
實錘了!
湖畔居士工作室內的鍵盤聲消失了。
湖畔居士用顫抖的手點燃了一支煙。
巧合,純屬巧合……
然而,周默并沒就此罷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