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只是寫給異地漂泊的人,周默更喜歡許巍的《故鄉》。
但如果按照天舞本人的描述選歌,那么陳楚生的這首《有沒有人告訴你》最為應景。
他創作這首歌的時候剛剛與老東家解約,再一次回到酒吧駐唱的他事業跌入了低谷的同時情場失意,處于人生最低谷的他心中有感創作出了這首歌曲。
前世,陳楚生就是憑此曲一曲封神,成就了才華打敗資本的神話。
這首歌也被譽為那個時代的流行歌曲巔峰之作,獲獎無數也曾經是無數人的手機彩鈴聲。
周默前世第一次聽到這首歌是在開往南疆的綠皮火車上。
午后色調柔和的秋日陽光下,火車在群山中穿梭,窗外時而明亮和煦時而漆黑一片,而窗前人正奔赴一個陌生的城市。
有沒有人曾告訴你我很愛你
有沒有人曾在你日記里哭泣
有沒有人曾告訴你我很在意
在意這座城市的距離
就是這簡簡單單的四句歌勾起了他對父母的思念,等第一句“當火車開入這座陌生的城市”再一次響起,十九歲的他忍不住紅了眼圈。
一切都寫好了結局,過程卻是未知數……
周默找到了當時的心境,將笛口送入口中。
燈光漸漸黯淡,手機自動進入夜景拍攝模式。
噪點不可避免出現,些許磨砂的畫面模糊了少年的容顏,卻增添了歲月的滄桑感。
一聲嗚咽如泣的聲音響起,婉轉、沉悶,使人悵然若失。
有人說,聆聽薩克斯風最好的時間有兩個,午后或午夜。
午后薩克斯是紅茶的慵懶,午夜則是寂寞與孤獨的憂傷,尤其是在昏暗的環境里,薩克斯總能輕易將人帶入孤獨中。
剛剛那位小姐姐口中的故事在人們腦海中再次重演,只不過這一次不是小姐姐在訴說,而是一部老電影上映。
一個二十來歲的北方女孩從冰天雪地的興安嶺山村出發,先是乘坐爬犁,再換乘大巴,最后登上了綠皮火車,踏上了萬里旅程。
漫漫的旅途中,女孩最愛做的事情就是拖著腮幫凝視著窗外,窗外的白色漸漸消退為灰色、黃色……
等列車駛入南都的時候,女孩看著窗外的綠色哭了,淚打濕了臉頰,也濡濕了手中的那封信。
你要等我!
我一定等你!
漫長的旅途中,那信札起了毛邊,毛邊泛起了無限惆悵……
這里的冬季沒有雪,女孩背著一人高的大背包徘徊在午夜的都市街頭。
紅紅綠綠的霓虹燈并沒帶給她一絲的溫暖,街頭人來人往,但女孩卻陷入了無盡的孤寂中。
這里的冬季比家鄉冷,人心也更冷。
是啊,人在他鄉兼是客,我想家了!
漸漸地,人們忘記了一切,甚至忘記了耳邊響起的薩克斯風的嗚咽聲。
公屏上的發言已經凍結,每個人都想到了想家時的自己,想念父母,想念兄弟姐妹,想念朋友,想念戀人……
周默輕手輕腳地放下薩克斯管,點擊播放并調低了音量鍵,彈響了吉他。
人們都沒注意到周默的動作,更沒注意到悠揚的薩克斯聲中出現了吉他的叮咚聲。
一段前奏過后,周默靠近麥克風,緩緩地閉上了眼睛后深沉地開口唱。
周默的聲音比陳楚生少了下沙啞,多了許多磁性泛音,強大的氣息控制力加完美的唱功,深沉的男中低音就如在耳邊低語。
“當火車開入這座陌生的城市,
那是從來就沒有見過的霓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