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雨柱點了點頭道:“您說吧,什么事兒啊。”
“你就是何雨柱?”老者看何雨柱點了點,稍微有些驚訝的說道,“想不到你這么年輕呀。”
老者伸出手禮貌的自我介紹道:“我叫梁成思,是金老讓我過來看看你那個什么滯留地項目的。”
艸!
怪不得這么眼熟呢。
搞了半天他竟然就是那位規劃四九城,設計出國輝和紀念碑的超級大牛!
至于他說的金老應該就是楊廠長的老師,農科院的老院長吧。
果然是每個領域都存在一個圈子,只有涉足進去才會發現自己究竟有多么的渺小……
何雨柱握住梁成思的手,有些激動的說道:“您老大駕光臨,有失遠迎啊。”
“沒有。”梁成思突然說道,“這還沒到你家呢,已經算是遠迎了。”
略帶幽默的話語,讓兩人之間的距離更近了一步。
一路上,梁成思將金老讓他來的目的告訴了何雨柱。
這讓何雨柱想起了報紙上大慶人的那種精神,即所有人都在為社會進步、人民富裕、國家強大而努力奮斗。
一個小小的實驗項目,雖然看似不起眼,但是在他們的眼里,這是對高效的開發,綜合的利用,科學的探索起到了一個很好的作用。
梁成思又根據自己在金老那里看到的資料,將自己的看法與見解盡量通過簡單明了的意思告訴了何雨柱。
梁成思的話,讓何雨柱這個基本沒碰過建筑的人聽的耳目一新,同時,何雨柱不時提出的一些后世電視上播放的見解也讓梁成思眼前一亮。
就這樣,一個廚子跟一個建筑學家在路上從建筑到教育,從結構到科學,雖然有時候何雨柱說的驢頭不對馬嘴,但是梁成思總會沉思片刻,然后做出一些解答。
來到四合院,何雨柱殷勤的給梁成思端茶倒水,然后從抽屜里取出一個只有幾頁的小本子和一根爛筆頭,認真的聽著梁成思對于項目的目前所要做出的一些改進措施。
當韓春明背著書包來的時候,看到自己的師父像個小學生一樣的認真一個老頭兒講課,心中也是一動。
師父都這樣努力用功,自己這個徒弟怎么可以落于人后呢。
默默的走進偏房,開始洗手練習切墩……
……
此時,軋鋼廠的一間辦公室里傳出幾聲低吟。
如果何雨柱在這里,他會清楚的看到自己的鄰居,賈家的好媳婦正在他人的胯下承歡。
雨散云收,秦淮茹一邊整理衣物,一邊低聲問道:“廠長,我評級的事情……”
“你放心。”壯碩的中年人意猶未盡的看著面前的可人兒,笑道,“只要你聽話,別說評級了,就是當個副主任都行!”
此時,他突然想到什么,玩味的說道:“聽說你跟何主任挺熟啊?”
扣扣子的秦淮茹微微一頓,然后輕聲說道:“只是一個院兒里的鄰居,談不上多熟。”
中年男子從后面摟住秦淮茹,側著頭在她的耳邊輕輕吹了一口氣道:“那你可不可以幫我辦一件事兒呢?”
秦淮茹偏著腦袋,默默的點了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