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林衍催生之下,很快的,試種的第一批便可以收獲了。
看著這些雜交水稻,結出碩果累累,黃金色的稻谷出來,不知為何的,林衍的心情居然有些喜悅。
有一種農民伯伯看到豐收了的那種喜悅,嘴角忍不住的上翹,只是喜悅之后,心里面又有一種說不出來的懷念和惆悵。
林衍也不清楚,為什么會有懷念和惆悵的情緒,自己這是在懷念誰,又是在惆悵著什么。
說不上,沒有理由,更沒有道理的。
這讓林衍忍不住搖頭輕嘆一聲,明明自己不是人,但卻越來越像是一個人了,尤其是多愁善感這一點。
作為一階魔法植物,林衍給這些雜交水稻,增加了一個特性,那就是水稻結出來的稻谷,會自動裂開,直接掉落現成的大米。
水稻所結子實即稻谷,稻谷脫去穎殼之后的稱之為糙米,糙米經過碾去米糠層,才是我們日常所能夠吃到的大米。
這時候的大米,是生活中做米飯的佳品,顆粒飽滿、質地堅硬、色澤清白透亮。
而林衍試種出來的大米,要比他印象之中的,更長更大更加的飽滿,而且其中還蘊含著,極其微量的魔法元素。
嗯,量太少了,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要不是這些大米是林衍催生出來的,跟林衍之間存在著微弱的聯系,他也察覺不出來。
太過于微量了,對于增長魔力,根本起不到作用。
不過長期食用的話,還是可以起到一個改善體質的效用,至少需要兩三年才能夠看到效果。
之所以要給這些雜交水稻,增加這個特性,是因為正常情況下,水稻承受之后就得收割,之后再按照上訴的工序得到大米這個成品。
不僅有點浪費時間,最重要的是,你要完成這些工具,總得要有適合的工具吧。
收割還好,這個林衍知道,鐮刀嘛,也容易制造。
可脫去穎殼,糙米碾去米糠層這兩道工序,需要用到什么工具,這又是涉及到林衍知識盲區的東西,得打上兩個大大的問號。
所以還是算了,直接點,讓這些進階了的雜交水稻,加上這么一個特性,直接獲得成品省時省力,而且也不需要收割,可以繼續生長,走可持續發展路線也挺好的。
將掉落的大米一一收集起來,第一批試種,收獲了將近一百二十斤大米。
這收獲可是相當不錯了,畢竟林衍只是試種,試種田的面積可不大,也就不到四十平方米,平均下來就是一平米三斤這個樣子。
收成有了結果,接下來就是試吃,在淘米準備做飯的時候,林衍有了一個問題。
是煮飯還是煮粥?
兩者有區別嗎?
當然有,火候不同,下水的量不同,得出的結果,也是不同。
而煮粥的話比較簡單,而煮飯,貌似需要高壓鍋,不用高壓鍋的話,要怎么煮?
這又涉及到了林衍的知識盲區,想了半天也想不出個所以然,頭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