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從「那一年的雪花飄落梅花開枝頭」變成了鑼鼓喧囂的聲音,在場的學生們神情呆滯,都有種時空穿棱后的荒謬感。
江來能夠理解他們此時此刻的感受,以前父親工作的間隙,也會打開那枚斷了半截天線仍然被其視若珍寶的收音機,那個大鐵皮盒子里傳來的就是這種吚吚呀呀的聲音。
那個時候的江來聽不懂,所以江來一直對父親大喊大叫著說這音樂難聽。
等到江來聽懂了的時候,父親卻已經不在了。
但是,工作間隙聽一段京劇的習慣卻被他保持了下來。
江來閉著眼睛,一臉享受的模樣。
其它學生聽不懂這曲子唱的是什么,但是看到江來一臉享受的俊朗清逸模樣-----他們也挺享受的。
第一番「臥魚」結束,江來突然間睜開眼睛,出聲說道:“停。”
音樂停止。
江來輕輕嘆了口氣,說道:“聽說荀慧生的荀派演法有「醉中見美」的風姿,可惜無人傳承,也沒有留下任何的影視資料,無緣一見。”
沉默。
死一般的沉默。
大家不知道荀慧生是誰,更不知道這「醉中見美」又是什么樣的風姿------
“就像是圖書館珍藏的這些古籍,倘若我們不修好它,后人就再也見不到它了。”
江來并不在意是否有人能夠應答,戴上口罩,坐在桌案前面,手持鑷子,再一次的開始夾起那些小紙片開始拼湊起來。
江來采用的是「先大再小」的拼湊方法,把大塊的完整的紙片找出來,形成整張經文的輪廓和基底,再把那些小碎片朝著對應的空隙間進行填充。前面半個小時,江來就已經把骨架搭建起來了,現在要做的就是更加繁瑣精細的細片歸位工作。
江來拼湊經文的時候,玲瓏和學生們就站在旁邊觀摩。看著江來工作時的專注,看著他嫻熟的手法,看著他對這篇經文的了然于心。
玲瓏心想,如果對經文不夠了解的話,不可能夾起一塊碎紙片就能夠第一時間知道它應該安置在什么位置。
又想,年紀輕輕的一個男人,怎么會對《大乘無量壽經》的經文內容如此熟悉呢?
自己恰好拿出來的是《大乘無量壽經》的經文碎片,若是《妙法蓮華經》或者《地藏經》,他也能如此這般的了如指掌?
倘若是這樣的話,這個家伙的量到了多么恐怖的地步?
玲瓏原本想要讓學生們去工作,畢竟,他們每天都有修復任務,但是看到學生們專致認真的看著江來工作時的表情,靈機一動,平時讓他們去聽老師們講課或者觀摩修復手法的時候,他們大多數都是心不在焉的模樣,就算是聽課的時候也是交頭接耳,還有人在桌子底下偷偷用手機玩游戲看-----
江來的身上有一股神奇的吸引力,他安靜的時候,能夠讓大家也隨之保持安靜。他認真的時候,也能夠讓每個人都情不自禁的認真起來。
他的存在就是在向這些學生們證明,修復是一樁如此美妙又如此神奇的事情,而不是之前他們認為的重復繁瑣卻又沒有任何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