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后的有細細碎碎的聲響驚動了楚堯,
雖然那聲音很輕微,輕微到足夠被周圍的蟲鳴風聲所覆蓋,但還是被楚堯捕捉到了。
于是楚堯迅速回頭,
只見草木間一道人影閃過,速度極快。
“有問題。”
“尕娃跟緊我,追。”
楚堯沉喝一聲,便快步追了過去。
一路沿著密林古道追去,
只是那人身法太過驚人,而且楚堯身上還背著小依,只見二人距離越拉越遠,最終還是在一個岔道口跟丟了。
這時身后又傳來尕娃的呼聲,楚堯不得不停下返回。
“怎么了尕娃?”
尕娃指著一處,“楚爺,剛才我聽見有動靜朝那邊去了。”
“嗯?”
楚堯皺眉,不對啊。
自己明明追著那人影到了前面,怎么…
難道有同伙?
尕娃有些緊張,“楚爺,會不會是土匪啊?”
“應該不是。”
楚堯搖頭,非常篤定。
一來這荒郊野嶺的,平日里連個人影都難見,土匪要在這里營生,估計早就餓死了。
另一個,這土匪的身手未免有點太好了吧。
有這樣的身手,絕不至于落草為寇。
更重要的是,那人的身法和身形好像在哪見過啊…
“爺,會不會是盜墓賊?”
尕娃冷不丁的說出一個猜想。
楚堯一愣,“極有可能。”
尕娃突然激動道,“爺,也許他們知道入口呢,咱們抓個人回來問問。”
“可以啊小子,變機靈了。”
得到楚堯夸獎,尕娃開心極了。
“爺,我給您打頭陣。”
說著,尕娃就向著剛才聽見動靜的方向去了。
楚堯回頭再看,
原來不知不覺中,他們已經連跨四座山頭,已經在九鬼之間了。
……
十分鐘后,
兩人果然在那個方向發現了人的腳印,
只是那腳印…有些奇怪。
五根趾印分明,是赤腳。
而在腳印的旁邊還有一些黃色的毛發,像是某種動物身上脫落的。
“楚爺,難道咱們猜錯了?”
“不是盜墓賊,是野人?”
楚堯皺眉,他也不能確定。
可如果對方真是野人話,那也就代表他們的方向錯了。
楚堯不禁頭疼,
就在這時,
“楚爺您看,那是什么?”
尕娃突然指著一處,
楚堯循著看去,只見山谷環抱之間露出一截塔尖。
“可沒聽說長沙城外有寺廟啊。”尕娃突然有些迷糊
楚堯搖了搖頭,“那不是寺廟,是道觀。”
“道觀?”
楚堯點頭,“自古道教宮廟稱“觀”而不稱“寺”或者“廟”,觀者,于上觀望也,這與道教夜觀天象的傳統或許有最為直接的關聯。”
“你看那塔尖,于大山環抱之間直沖云霄,有沒有一種仰望天穹的感覺。”
尕娃點頭,似乎還真是。
楚堯繼續道,“道教受先秦道家遺風之影響,對天空極為崇拜與敬畏。
凡人皆以仰望,故借觀;
觀道,如同觀察星象一樣,深不可測,只能揣摩。
因此道觀之地,乃窺測無上天意所在之所,”
說著說著,楚堯突然一頓,目光閃動,似乎想起了什么。
“怎么了楚爺?”
楚堯再次抬頭,豁然道,“我知道了。”
尕娃則懵了一臉,“爺,您知道什么了?”
“先跟我走。”
說完,楚堯就沖著塔尖所在的方向去了。
路上,
楚堯想通一切。
道不單是對天空的仰望,同時還是一種極致的精神追求。
道教從道家“天人合一”、“身國同治”的思維模式出發,認為了解天象有助于求道證道,得道成仙。
自古,道教以追求長生久視作為其修行目標,修行者們除了通過自身的努力如辟谷服氣、性命雙修等方式以外,
還希望選擇遠離塵世喧囂的地方進行修行,這樣能更好的證道。
所以道教常會把道觀建在環境清幽、人跡罕至的山上。
他們認為神明大部分都是位于天庭,將道觀建在山上能夠接近天上的神仙,
古代人們曾想象過仙境,或在天上、或在九州海外,
最后卻落實到山清水秀的大地之上,這就促成了洞天福地的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