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一番推測下來,確定那就是陵墓風化后的封土包。
而如此多的封土包聚在一起,則說明這九鬼山下必有大墓,而且還是一個墓葬群。
可歷史上長沙鮮有這么大規模的喪葬習俗,不禁讓八爺非常驚訝。
可如果真是封土包,那會是誰埋在下面呢?
如此龐大的墓葬群,歷史上出現最多的也就是漢族王墓,或者是皇家陵園,
但長沙歷代都是土司管轄的西夷之地,就算風水再好,也不應該有人敢把墓地埋在這里吧…
齊八爺左思右想,始終覺得在這里修建這么一個巨大的墓葬群十分不符合章法。
這時佛爺提出一個大膽的猜想,那就是這一片封土包,都是虛冢。
所謂虛冢,是秘葬方式之一,又稱假墳、虛墓。
說白了,就是造若干假的墓穴,而將真尸葬地隱匿。
此招,乃中國古代民間常用的反盜墓手段,歷史名人孔子、諸葛亮,東晉之后十六國后趙始主等都曾用過。
經佛爺這么一提醒,齊八爺再看這九山之間的土包,分明就是一人形。
這是人形墓啊。
人形墓又分活人墓和死人墓,
假如是活人墓,只需要根據人體奇經八脈的分布就能有規律的探墓,可如果是死人墓,奇經八脈往往毫無規律可循,如果不慎走錯一步,就有可能觸發機關,死無葬身之地。
不巧的是,這里便是一座大型死人墓,
虛冢極多,機關也深不可測。
楚堯還是有些遺憾,遺憾新月飯店一行未能找到礦區地圖。
楚堯輕嘆一聲,接過尕娃的手電,緩緩走近壁畫前。
發現上面畫的都是一些古人,但奇怪的是,這些古人竟有兩幅面孔。
十分詭異。
但更具體的楚堯就看不出了,因為壁畫常年深埋礦下,陰暗潮濕的空氣,早已在壁畫上生出了大片的霉菌。
但有一點楚堯可以確定,那就是上面的壁畫與承載畫的墓磚,絕不是一個朝代的。
墓磚要更加古老,久遠。
“爺,這會不會是后面的礦工畫上去的?”尕娃瞧著那一個個雙面古人像,只覺得這畫工實在不怎么樣。
楚堯則笑了笑,“這是一種獨特的畫風,也許百年之后出土可比肩畢加索呢。”
“那是誰啊?”
“呵呵,就一國外畫家。”
“行了,看來這里的確是個虛冢,我們再往前看看吧。”
“不過路上可能有機關,大家小心點。”
三人沿著鐵軌繼續往前,尕娃和狐仙一左一右小心戒備著。
楚堯則將更多的目光放在壁畫上,上面所有的人物都有著兩幅面孔,一副在額前,一副在腦后。
雙面古人像么…
這讓楚堯不禁想起了清代李汝珍所著小說《鏡花緣》,這小說中就提到過一個‘兩面國’。
在兩面國中,人們都長著兩張臉,前面是一張笑臉,慈眉善目,善良隨和;
腦后卻藏著一張惡臉,青面獠牙,隨時準備吃人。
更可怕的是任何人只要在“兩面國”待久了,也會變成“兩面人”。
楚堯心道,“難不成這上面畫的就是兩面國?”
可是,
這里的墓磚遠早于清朝,這也對應不上啊。
況且這雙面國,只是李汝珍筆下的國度,總不會建這虛冢之人也是李汝珍的粉絲吧。
楚堯百思不解,
這時狐仙突然指著一處,驚訝道,“公子您發現看,那人好像不太一樣。”
楚堯順著狐仙的手指瞧去,那是靠近右手邊的一副壁畫,畫上侵蝕著大片的霉菌,在能見的地方,依然描繪著許多雙面人,
可是,
在狐仙手指的地方,楚堯竟看見了一個‘正常人’。
這人只有一副面孔,既沒有面目可憎,也沒有慈眉善目,而是一臉驚訝的看著周圍,顯得極為惶恐。
楚堯一怔,連忙走上前去。
這時另一個故事,閃過楚堯的腦袋。
據說唐朝有一秀才,名叫唐敖,唐敖因為仕途不順,遂出海游歷,海上誤入一國度,國中人皆長著兩幅面孔,一張善良隨和,一張兇狠陰險。
唐敖惶恐,匆忙跑到街上,這時卻碰到了困在這里無法離開的故人,為了幫助故人逃離,唐敖就把故人藏在了棺材中假裝入殮,計劃運出海上。
可就在最后關頭,那位故人反而不肯走了,因為他在這里呆了很久,他的后腦也慢慢開始長出了第二張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