銳減
這一場雨,雖然時間不長,但總比一直不下好。所有人都想著有了第一場雨,肯定就有會第二場雨。
暴雨來得突然,去的也突然,地表的浮塵被沖走,空氣中彌漫著灰塵的味道。小河里的水混濁不堪,但水量增加了,能蓋住小河里露出來的小石頭。
第二日晨起,太陽高照,陽光猛烈地照耀著大地。強烈的陽光,迅速地蒸發降雨帶來的水分,一切又恢復到沒有降雨前。
早飯時,李父對李承繼道:“老二,你拿著這引起票據去供銷社看看,能買到什么買什么。”
李小玉一看是各種票券,薄薄的一疊。
“老漢兒,你現的供應糧是多少?”
“我在縣醫院學習,要自帶口糧,你媽的供應糧現在是一個月21斤,你們的是一個月17斤。”
李小玉一聽這話,明白了,也就是說自家現在吃飯的人有六口。一個月的供應糧只有李媽和自己兄妹三人的,總共72斤。
爺爺和老漢兒目前是沒有供應糧的,平均到人頭上,每人每月只有12斤供應糧,這還是能在全部買到的情況下。
不管是什么糧,只要能買到已經是最好的情況。還有一種情況就是買不到足數的供應糧,這才是最大的問題。
就比如這個月李家的供應糧,基本上是買不到了,因為這個月的供應糧已經賣完了。這些票只能拿到國營飯店去,掏更多的錢和票才能買到吃的。
李小玉想著還是盡早地把這些票,都拿到國營飯店換成吃的,以后在黑市上交易也不能收糧票類的票券,因為收到也沒有東西可買。
她不住地慶幸,自己有一個別人難以想象的空間,要不然即使是重生回來的,也是要餓肚子的。
現在一個月人均雖只有12斤糧,但比在斑竹林的時候好多了。記得分麥子的時候,自家人均只分到5斤麥子,還是剛打下來,帶殼的麥子,幸好現在離開了,不然自家即使有東西也不敢拿出來吃。
“那現在大姐在省城也只有17斤了,這也不夠吃啊!”
李父和李媽也想到這個問題,心里不由得焦慮不安。
“那咋辦,離得這么遠?”
“那我們給大姐寄點紅苕干去,這個不會引起別人的注意。”
說干就干,李小玉吃過飯,和李承繼一起背著背簍直奔郵局。背簍里是裝好的紅苕干和炒面、炒黃豆,這是都是熟食,李小燕拿到就可以直接食用,也不會太出格。
郵局工作人員打開檢查時,看到袋子里的炒面眼睛都亮了,還不住地咽口水。李小玉生怕她把自家的炒面給吃了,看得她提心吊膽的。
好在那人工作素質還是有的,只不過看著李小玉欲言又止的樣,讓李小玉頭皮發麻,恨不得拔腿就跑。
打包好包裹,填上單子,李小玉準備離開時。
“小姑娘,我姓秦,叫秦紅。我們到旁邊說會話好嗎?”秦紅微紅著臉低聲道,讓她一個成年人向一個小姑娘開口要東西,她還真的有點放不下臉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