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有同學去過郊外的,給我站起來,今天紅星村的人來學校告狀了,以后你們都不許去那個村子,聽到沒有?”
“老師,如果我們要想找點吃的,不能去村子應該到哪里去找啊?”
“你們要找也不能進人家的地里去找啊,誰愿意有人進去的,都換個地方去找吧,總能找到的。”
“聽到了!”
王老師對吳水桃等人的事一筆帶過,并沒有讓他們受到什么懲罰。現在誰家不餓肚子,有機會的話她也會去找吃的,人都要餓死了,誰還會在意那些東西。
每天都有很多的人,上郊外去找吃的,這就意味著要去跟村里人搶資源,當然不會受待見了。
常常都有人被趕出村子范圍,大家一見這樣不行啊,再下去,人都死了還找什么物資。
有人就想著用錢或者金銀跟村里人交換,但村里人都是極度缺糧食的人。看著那些金銀首飾,雖然喜歡,但既不當吃也不當喝的,村里人都一致地否定用來交換糧食,哪怕是紅苕也不行。
得不到吃的,也找不到吃的,就有人把主意打在河里。
“村長,你知道這條河有多深嗎?”穿著一身補丁的男子劉康平問道。
“這河至少還有二十米的深度,要想下去可沒那么容易,你是想問這里有沒有魚吧!實話跟你說,河里魚肯定是有的,但我們沒工具啊!天天看著這河,人都快愁死了。”
說話的男子沉思一會兒,對村長道:“那我們合伙怎么樣,對外就說是你們村里打的魚,我們只是來看熱鬧的,打上來以后我們五五分,怎么樣?”
村長背著手在原地轉圈,過一會才開口道:“行,就這么辦!你帶著你們那邊的人快去做準備,我們這邊也行動起來。”
雙方合作之下,從河里撈上來大約五百斤的魚,大魚小魚什么種類都有,雙方現場分贓,各自帶著自己的那一份離開河邊。
有的人將帶回去的魚給煮來吃了,也有的人拿著魚去南黑市換粗糧,這樣家里還可以多挺兩天。
李小玉也聽說了縣城里的人,和紅星村的人合作撈魚的事,她并沒有對此事多加關注,他們那點東西跟自己空里的魚比起來差得太遠了。
她沒想到的是,當初跟紅星村的人鬧得那么兇,現在居然能拋棄前嫌,合做起來了。
還真是在利益面前,沒有永遠的敵人,也沒有永遠的朋友。
十一月,學校里退學的人越來越多,好些人都是因為家里拿不出糧食來,不得不退學。這一退學,可就離學堂越來越遠了,再也沒了機會走進學堂。
中旬學校宣布停課,學校因為糧食問題不得不停課,至于什么時候上課另行通知!
從農村出來讀書的人,都帶著當初遷到學校的戶口和糧食關系回到鄉下。這次的停課讓大部分的學生流失,甚至有的人回去后杳無音訊。
高中生,年齡已經足以結婚生子,對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復課的他們來說,唯有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
李小玉兄妹三人都背著書包奄奄地回到小院,兄妹三人的戶口早已在李媽的戶口下,所以他們不用再遷回斑竹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