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人都好嗎?今年隊里的收成咋樣?”
堂屋里的杜外婆,站起身給兩人倒水,熱情地對兩人道:“雙明你們兩口子快進來歇會兒,喝口水。”
然后拿上她做鞋子的家伙,坐在屋檐下聽他們聊村里的收成。
“今年村里的收成很好,小麥畝產在六百斤,大豐收,這擔麥子是村里共同決定的,感謝你給村里的棉花種子。
棉花的產量也很高,畝產三百斤,賣到收購站六毛錢一斤。村里棉花總產量有三千斤,還有最后一批棉桃在地里,那些足夠用來分給村民。
摘棉桃的時候,幾個隊長天天蹲在棉地里不走,連村長都來了,他們都想明年種棉花。”
笑得一臉燦爛的李雙明,心里別提多高興了,村里既有吃的,又有錢分。
這可是以前上任的隊長從來沒有過的,哪怕是建元叔當隊長的時候,都沒有出現的好事。
從收棉花的那天起,他的嘴就沒合攏過,村子的人只要一說起棉花,就沒有誰不高興的,連小孩子都知道那是他們的值錢物,根本不會讓陌生人靠近棉地。
李雙明笑著端起水遞給一旁的劉秋仙,此時的劉秋仙都還沒回過神來,四嫂家住的房子好大,全都是青磚瓦房,連院子里鋪的地都是青石板的。
這得多有錢才能住上這么好的房子,這些可是以前的有錢人家才住得起的房子。
難道說四嫂家發財了,不然怎么住得上這么好的房子。
“幺媽,在想什么呢?喝水啊,走了一路,你都不渴的嗎?”
“小玉兒,你家房子好大,好漂亮,一定花了不少的錢吧!”
這女人的心就是要細些,眼光也毒,一來就看出不同。
李小玉隨口笑瞇瞇地道:“沒花多少錢,是當初老漢兒幫了這房子的主人一個忙,他拿來抵的藥錢。”
“這還是要有本事才能掙到啊,換了別的人,也掙不來,還是你家厲害!”
這劉秋仙還真逗,夸獎人都不見影的,但說得李小玉心里很高興,她湊近劉秋仙道。
“幺媽,想不想買點不要票的瑕疵布?”
劉秋仙一聽不要票的布,眼睛都瞪大了。媽呀,這來一趟四嫂家,竟然能有這好事,看來以后得多來幾趟。
“要,當然要,你不知道在鄉下買個布太難了。一年連一身都買不齊,我們一家自從吃不飽飯以來,就沒做過一件新衣服。
兩個孩子穿的衣服,都是我們大人的衣服改了又改。那個,小玉兒,能不能多買點?”
李小玉心想只要你有錢,多少都可以買,就看你能不能拿動。
“我們去看看再說,一會兒不要挑花眼就行,我們吃過飯再去,這時候他們該下班了。”
李媽下班回來,見家里來的是李雙明夫妻,能見到熟悉的村是人,她很高興地對他們說。
“你們先坐會,馬上就可以吃飯了。”
說完往廚房走去,劉秋仙立馬起身去幫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