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生就想,人家既然說蘭若寺可住,那就去住吧。然后那書生就買了點饅頭,整理了一下背著的書架,朝著蘭若寺走去。”楚原回憶著,然后唇角浮起一抹壞笑。
孩子們似乎聽到興起,連西邊最后一抹金色余暉的逝去都渾不在意了。
“街上有人聽見了,就埋怨那指路人,你怎么把他指到蘭若寺去了?那里可不是什么好地方。”楚原繼續說。
孩子們坐直了身子,眼睛放著光。
大黑狗微不可察地扭了下身子,一向耷拉著的耳朵也豎了起來。
“沒事的,死不了人,大不了受些強壯和尚們的折辱,三兩天下不了炕罷了。”指路人嘻嘻一笑,似乎深知內情。
“為什么折辱到下不了炕?為什么不直接吃了?難道說那些強壯和尚們有什么奇怪的愛好?”大黑狗疑惑,主人又是從何得知那蘭若寺的內情的?
對了!一定是主人去過蘭若寺,并且在里面待過。不然主人不可能隨便講出這樣精彩的故事的!大黑狗想。
楚原嘿嘿笑了兩聲,見孩子們昂著臉,興致勃勃地聽,那一張張臉上滿是朝氣,雖然在暮色中有些看不大清楚了,但那一雙雙眸子卻越發亮了。
楚原心中一凜,良心發現:“天色已晚,你們該回家了。”
“不,我們想聽故事。”
“我們想聽你講故事。”孩子們紛紛說。
楚原想了想:“那咱們就再講一小段,先說好,講完了,你們就得回家去了。”
“行!”小孩子們見楚原應允,也都非常高興地應了下來。
“那書生名叫寧采臣,是個飽讀詩書的人,長這么高,身體欣長,偏瘦,模樣挺好看的。呃,皮膚很白。”楚原想了想,描述了一下故事主角的長相。
“他家里跟你們一樣,很窮。但是他從小很認真地在讀書。只有讀書,才會有出路,才能成才。”楚原給孩子們在心底種下了一顆種子。
要讀書,才有所成就。
“等書生趕到蘭若寺的時候,天已經黑了。而蘭若寺的門口,掛著兩個燈籠。書生敲了敲門,從寺里走出來一個看上去很壯很壯的漢子,他敞著懷,滿臉大胡子,頭頂還梳著個髻。看見寧采臣過來,喝了一聲:那書生,你這么晚過來,可是想送死么?你不知道這蘭若寺后院有個妖怪嗎?”
寧采臣嚇了一跳,從來沒人跟他說過蘭若寺有妖怪啊!再說了,送死什么的……在本書生的無敵嘴功之下,還指不定誰輸呢。
“嘴功是什么功?”有個孩子提問。
另一個孩子睥睨他:“就跟村東頭王嬸一樣,能把你說哭。”
“哦。”提問的孩子瞬間明白,臉上神情怯怯地。
“好了,今天就講到這里,大家都趕快回家去吧,還有,誰是二蛋,那是你娘喊你呢。今晚你肯定要被打屁股了。”楚原笑呵呵地揮揮手,轉身走進破廟。
聽見外面孩子們一哄而散。楚原這才笑呵呵地轉身,沖大黑狗招了招手,大黑狗很順從地跟了過來,舔舔主人的手,搖搖尾巴。
然后,楚原忽然聽見村子里傳來了一聲呼喊:“祝英臺,你個野丫頭!”
這“祝英臺”三個字一出,楚原愣了一下,然后搖了搖頭,心中只覺是個巧合而已。
土地廟很小,只有一間,剛好夠遮風擋雨。廟中間有個笑容可掬的土地爺,拱著手,讓人看了倍覺心安。
“這土地爺好福氣。”楚原笑了笑,找了處干燥地方,盤坐下來,呵呵笑道:“肚子還有些餓,不知今晚會不會有人送些水果點心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