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黃鶴無所謂,他們不來參加聯盟,不是江南集團的損失,而是他們自己的損失,這些日后自然能夠看得一清二楚。
之后,黃鶴在會議上正式宣布,中國電子科技產業聯盟成立,所有在今天交納了入會申請書的單位或者個人,都正式成為了中國電子科技產業聯盟的創始會員單位,總單位為612個。
當然了,這612個單位的總數不是一成不變的,未來因為種種原因,這個總數肯定會不斷的減少。
不過這個數字只會減少,不會增加,章程上面寫的非常清楚,只有參加了今天會議,并且在會議上提交了入會申請書,被批準加入聯盟的,才能夠擁有創始會員的頭銜。
之后其他加入聯盟的單位或者個人,無論是如何的地位和實力,都無法獲得創始會員的頭銜,這是徹底絕版的榮譽。
作為創始會員,擁有極多的福利。
首先創始會員自動擁有聯盟的常務委員會資格。
聯盟常務委員會是負責聯盟所有事物的最高行政單位,如果沒有特別的突發狀況的話,那聯盟每年會舉行一次常務委員會議,會議上會決定一年內聯盟的種種事物,未來聯盟的發展方向,以及投票選舉若干個聯盟常務理事會,擁有聯盟的最高權利。
委員會總共定為899席,所有的612個創始會員都擁有固定席位,剩下的就必須按照一年內對聯盟的貢獻度來進行篩選了。
所以這就是創始會員的最高福利,能夠一直位于聯盟的權力中心,而后來加入的,就只能拼自己對聯盟的貢獻度了。
而除了這個常務委員會資格之外,創始會員還擁有會費方面的優勢,之前說過,聯盟會從通過聯盟交易的各種資金里面,扣除0.05%的費用,作為聯盟發展資金。
但這個0.05%是對于創始會員而言的,后來新加入的會員,必須按照0.06%的比例來繳納。雖然只多了0.01%,但多了就是多了,這對于提升創始會員們的凝聚度有極高的好處。
除此之外還有其他10多處細節方面的特權,讓創始會員扎扎實實的感受到這個身份的優勢。
當然了,其實創始會員這個身份對于后來者來說,也不是完全無法獲得的,還是有漏洞可以弄到創始會員身份的。
這個方法就是收購擁有創始會員身份的單位,或者是讓個人身份的創始會員,成為公司的董事長,或者是總裁這樣的權利人物,這樣這家后來者就能夠同樣擁有創始會員的特權了。
這個漏洞看上去非常的明顯,應該及時的堵住,但恰恰相反,這是黃鶴刻意留的漏洞。
畢竟長江后浪推前浪,后人總是會超越前人的成就的,如果永遠不給后來的企業或者單位獲取創始會員身份的途徑,那這些后來者未免不會搞出一些破壞聯盟的事情出來。
只要給他們留出了上升渠道,那就不用擔心這些人會想著破壞聯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