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這還算是好的,最慘的是不想勞煩父母,或者父母手里面更窮,于是就只能以貸養貸,最終陷入人生的絕境之中。
當然了,花唄在這方面做得還算克制,強制要求每個月必須還錢,最少讓用戶可以在一個月后看著自己的賬單冷靜下來。
但是這個世界的有錢花,時間期限居然長達一年,那就意味著一年之內你都不會受到債務的干擾,你甚至都可以不用去看一眼有錢花的頁面。
直到一年之后,高達上萬元,甚至數十萬元的賬單送到面前的時候,才會感覺到巨大的恐懼,明白自己這一年究竟干了多少事情。
如此一來,有錢花的殺傷力相較于花唄來說,提高了幾倍不止,基本上達到了和后世人人喊打的小貸公司一個水平,或者說這兩個玩意兒其實就是一個玩意兒。
尤其是會用有錢花的人,基本上都是學生,工薪階層,甚至一部分低收入人群。
畢竟有錢人沒有必要用什么有錢花,直接用現金就好了。
只有這些低收入人群才會囊中羞澀,然后被消費主義誘惑,最終無限制的從有錢花那里掏錢。
有人可能會說了,這銀行難道是傻子,把錢借給窮人,不怕窮人還不起嗎?
銀行當然不傻,否則后是不會有那么多的小貸公司,將前毫無顧忌地借給一個個年輕的學生,低收入人群嗎?
人家可不是銀行這種可以允許虧損的金融機構,是私人企業,私人要承擔資金的虧損的,只有這行業有巨大的利潤,才會有大量的私人資金擠進來。
有錢花不怕虧本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他們可以把借出去的錢,成倍的拿回來。
因為對于這個世界上大部分的窮人來說,他們可能只是口袋中沒有現金,但卻還擁有自己的不動產。比如父母的棺材本,祖上傳下來的田,比如廠里面分的房子,又或者是移動等待拆遷的老屋等等,這些平日里窮人舍不得變現,也不可能變現的東西。
等到貸款違約,就可以強行變現,而且還能夠用極低的價格吃下來,簡直是一本萬利的好買賣。
否則你也看不到那么多父母賣房子幫子女還高達數百萬元的貸款的新聞了。
當然了,這部分人群里面肯定還有一些是真正窮的連不動產都沒有的人,不過這些人也不怕。因為銀行是有審核機制的,太窮的人壓根就沒有開通有錢花的資格。
其次,有錢花也是有消費額上限的,普通人用身份證開的卡,上限只有5000元左右。
當然了,這個時代沒有信用分來評估你的信用,決定花唄的上限。不過你可以憑借自己的工資流水,房產證證明等等手段,來證明你的經濟實力,然后再提高更高的上限。
這樣哪怕真的被窮人坑了錢,也坑的很少,認了也就是了,畢竟這樣的人可能不到1%,相較于從其他99%的人身上賺來的利潤,這1%的虧損不值一提。
這還不算,很快黃鶴發現,阿里錢包里面,其實還是另外一個全新的服務,叫做“賺錢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