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這就需要算出江南集團在2003年的經營成本了。
拋開那600億的貸款不看,江南集團的主要成本,分為三大塊,一塊是科研成本,一塊是服務器維護和網絡成本,還有一塊則是商業網絡成本。
其中最高的是科研成本,江南集團在整個2003年總共投入了18億美元來搞研發,其中作為重頭的江南光電,一加就花了12個億,還有6個億投入到江南科技的身上。
江南光電負責的是倪光南主導的光刻機和計算機芯片研發,童和主導的新材料研發。
而江南科技負責的主要是自然芯片研發,網絡技術研發,以及現在正在加速的智能手機研發。
說起來非常恐怖,江南集團的18個億研發成本占到了總收入54億美元的333333,也就是13的收入都投入到了研發之中。
而目前所有大型企業普遍的研發成本一般占到總收入的520左右,像這樣將13的收入都砸進研發里面的企業,只有全部企業中鳳毛麟角的1而已。
除了研發成本投入之外,服務器維護成本和網絡成本大概也就三個億美元左右,不過這已經是國內天花板級別的成本了,畢竟江南集團的網絡流量也是國內天花板級別的。
最后是商業銷售網絡成本,也就是江南商業為了維持在全國的實體店布局的成本。目前江南集團在全國各地已經擁有了超過1500家實體店和6萬個移動攤點,再加上其他零零碎碎的人力成本,總成本大約占到了4億美元左右。
而江南集團采購盲盒產品的成本,也就是5億美元左右,兩者相加總成本是9億美元。
這三大塊成本加在一起剛好是30億美元,當然了,還有一些其他零零碎碎的來自各家公司的成本,加一起總共大概2億美元左右,也就是說最終江南集團的總成本達到了32億美元。
5432,剩下的就是純利潤22億美元了。
沒錯,江南集團在整個2003年的純利潤達到了恐怖的22億美元,之前說過了世界500強里面80的企業的利潤還不到10億美元,也就是說光這的話,江南集團就可以排進世界500強前百名的行列了。
如果再和這前100名的企業比利潤的話,江南集團的實際排行大概在78名左右。
也就是說,如果設計一個完全按照營業收入來排的世界500強的話,那江南集團的營業能力排在全世界第78名,這絕對是一個說出去讓全國上下都一片歡騰的數據,然后高呼華夏人民也能夠有自己的世界五百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