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煩找上來的,是米國的電信公司,或者說是整個米國電信體系的問題。
在2022年,用戶們可能已經習慣了購買任何一臺手機都可以隨意的使用si,而不用考慮si手機背后的運營商問題,也就是俗稱的全網通。
但是如果將時間往回撥10年的話,許多顧客在購買手機的時候都必須要考慮到自己慣用的通訊公司,然后再選擇對應的本,看看這個本是否能夠兼容自家的通訊公司。
而很多手機也都會有聯通機,移動機,或者是電信機,這樣和各個通信運營商綁定在一起的手機,其目的自然是為了市場競爭。
很多通訊公司都爭搶著想要綁定那些優秀的手機品牌,然后將這些手機品牌變成自家獨有的手機,只能夠使用自家的si卡,否則就會變成板磚一塊,而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聯通綁定ihone4的操作。
其實別看ihone系列現在如此風光,但其實ihone1到ihone3gs這幾款機型,在國內的熱度其實并不高,市場乏人問津,別說是和諾基亞摩托羅拉這樣當時的手機行業龍頭相比了,就連金立手機都能夠吊打ihone。
直到一個占據了天時地利人和的機會出現。
2010年,蘋果推出了ihone4這款劃時代的手機。之所以說這款手機劃時代,是因為這款手機完美的解決了屏幕顯示,極大的改善了觸控體驗,還有就是讓a的使用變得極為流暢,不會再出現前幾代手機那樣頻繁的卡頓死機等等情況。
可以這么,ihone4之前的手機那都是未成年人,而到了ihone4之后,這個系列的手機終于過了18歲,長大成人了。
也就是在同一年,華夏國內開始全面大規模的3g網絡,而ihone4想要獲得完美的使用體驗,就必須與3g網絡相配合。否則2g網絡那糟糕的網速,根本無法體現出ihone4的效果,這就是ihone4需要的天時。
而當時面對3g網絡,國內最主要的兩個電信運營商移動和聯通,卻表現出了兩種截然不同的應對策略。
當時作為行業龍頭霸主的移動,認為在全國建設3g通信基站是一件虧本虧到姥姥家的事情。
因為2g網絡基站是無法改造成為3g網絡基站的,所以就需要從頭開始鋪設3g網絡基站,而這其中所需要的資金堪稱天文數字,最少也得幾千億人民幣才行。
同時,移動認為3g網絡并不是市場所需要的,手機嘛,能夠打電話,發個短信,收的彩信,在偶爾上一下移動夢網,看一下上面的就足夠了,其他更多復雜的網絡功能,在手機上面根本就是浪費,這些功能拿到電腦上體驗它不香嗎
所以移動雖然在當時第1批就拿到了3g網絡牌照,但只是簡單的在一些主要城市鋪設了3g網絡,對于全國更廣大的城市毫無興趣。
但聯通卻選擇了截然相反的策略,而其中的原因卻是因為當時聯通正在面臨瀕臨破產的尷尬局面。
紫筆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