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因如此,摩洛哥的文化具有鮮明的多元化,非洲文化、阿拉伯文化和歐洲文化在這里交融匯聚和碰撞。
坐擁如此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讓摩洛哥順理成章成為頗受電影人青睞的外景地,《諜影重重3》《諜中諜5》《木乃伊》《星球大戰7》等眾多好萊塢大片在此拍攝。
甚至早在二戰時期,好萊塢就曾制作《卡薩布蘭卡》同名電影,不僅在票房上大獲成功,成為二戰期間最賣座的電影之一,還榮獲了第16屆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劇本三項大獎。
林超閑也是慕名而來,經過一番實地勘察之后,立刻拍板將卡薩布蘭卡確定為《紅海行動》的主取景地,本片大部分的鏡頭都在這里完成拍攝。
這里有他想要的陡峻高山、荒蕪沙漠,既有法式風情的繁華城市街頭,也有黑非洲土著風格的落寞古城老巷,還有精美壯觀的大清真寺,多種異域風情兼容并蓄,頗具視覺沖擊力,林超閑一眼就相中了這里。
同時這也是袁華第一次來到摩洛哥,卡薩布蘭卡作為曾經的法國殖民地,街區多是白色的中、低型建筑,建筑風格混合了法式風情,隨處可見的摩洛哥人身材高挑、面容姣好,阿拉伯式著裝,而且絕大部分都是白人,幾乎看不到什么黑人。
很多人可能存在一定誤解,以為非洲國家就是遍地黑叔叔,但其實只有過了撒哈拉沙漠以南才是這樣,北非國家黑人其實是少數,不單摩洛哥是這種情況,蘇丹、利比亞、突尼斯、阿爾及利亞等皆是如此。
雖然卡薩布蘭卡是旅游名城,不過袁華等人這一趟可不是來游山玩水的,基本上飛機一落地就收起嘻嘻哈哈,立刻投入到緊張的工作中。
這次拍攝時間緊,難度大,十分具有挑戰性,即便對于經驗豐富的林超閑來說,也是絲毫不敢懈怠,畢竟這可是耗資5億的大制作,而且也是上層掛了號的重點關注電影項目,不僅是經濟賬,同時也是政治賬。
如果說是別的項目,電影號稱投資五億多少有些虛構的成分,但這部電影應該是沒怎么摻水的,成片有目共睹,基本上每一幀鏡頭都是令人血脈僨張的大場面。
與《湄公河行動》相比,《紅海行動》在武器裝備、戰斗場面上有了更多的提升,巷戰、狙擊手對決、坦克大戰、無人機攻擊等情節令人目不暇接。
M60A1主戰坦克、悍馬越野車、大力神運輸機、美洲豹直升機、翼裝傘降、單兵防空導彈、054A型護衛艦、大型船塢登陸艦、1130近防炮、039型潛艇、R93狙擊步槍、各種輕重機槍輪番登場,只花了5億RMB,也就不到八千萬美元,就能拍出這種好萊塢大片級別的視覺效果,林超閑的確有兩把刷子。
不少人可能聽說過《紅海行動》整部戲耗資5億,卻不知道它動用了6艘軍艦出海,許昌號護衛艦、昆侖山號登陸艦、還有真正參與了也門撤僑、造價14億的LY號,這可不是說誰想請就能請得動的。
如果不是林超閑和于東上一部《湄公河行動》票房口碑雙豐收,向上頭交出了一份近乎完美的答卷,那這一回也不會得到這么大的支持力度。
袁華猶記得前世《紅海行動》前期宣傳時,有一條宣傳語令人過目難忘:
“剛入列的新艦LY艦造價14億,27天陪著劇組拍攝”。
14億的新艦陪著拍近一個月,一般的劇組哪有這待遇?換個導演或者是換個劇組試試,你連想都不要想。
而且《紅海行動》的第一次新聞發布會還是特意安排在軍艦上召開的,什么叫排面啊!
所以說拍這個電影,是真的能夠讓自己的名字在高層領導心里掛上號的,尤其票房口碑雙收的情況下,那就機會更大了。
別看對袁華來說出演一個群像戲,而且還是存在感不是特別強的雙男主,貌似明面上的收益似乎并不大,但其實還有很多隱形的收益只可意會,不可言傳。
喜歡華娛之流量天王請大家收藏:(www.bqgyy.com)華娛之流量天王筆趣閣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