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人家嘴上說對這個項目以及老朋友陳四成很有信心,但是票房這個東西誰說的準呢!張一謀馮曉剛都有失手的時候,何況陳四成呢?
畢竟陳四成此前的電影作品也就只有一部同名熱劇改編電影,但這個成績其實不能作數。
畢竟那些熱綜或者熱門動畫片改編的電影,隨便也能賣幾個億票房……比方去年的《爸爸去哪兒》大電影還大賣七個億呢!難道證明了岳倫的導演水平嗎?
萬一《唐探》上映之后票房失利,至少人家還有幾百萬的底薪保個底,不至于說竹籃打水一場空。
但袁華也不傻,他之所以愿意做出讓步簽一份純分成合同,主要也是以進為退,因為他和劇組簽訂的合同還打了補丁——
如果說這部電影未來要出續集的話,每部必須出讓不低于10%的投資份額給華章影視。
除非雙方達成一致,否則續集電影秦風這個角色不得更換演員,同時在基礎薪酬的前提下,第二部袁華的票房分成不得低于8%,第三部的票房分成不得低于12%……
等于說這簽的是一個三部曲合同,其實這種演員合同在業內也算是比較常見的,不過大多數電影第一部就撲了,然后自然就沒有續集了……
畢竟如果某部電影取得成功的話,那么拍續集其實除非是主演要價太高,否則一般情況下制作方是不會隨便換主演的……
之所以雙方能迅速達成一致簽訂這個合同,不光是袁華一方有這個意向——
萬達一方意愿也很強烈,他們也怕如果說《唐探》第一部票房大賣之后,二三部到時候袁華的片酬漲的太快,坐地起價讓他們也進退兩難。
換人吧,又怕粉絲抵制,然后票房撲街賠本;不換人吧,獅子大開口又確實有點承受不起。
所以說這個合同的簽訂,其實有點郎情妾意,一拍即合的意思,所以說談判也非常順利。
前世劉浩然出演這個角色,據說第一部只收了一萬塊錢,基本上就是相當于象征性的安慰獎。
主要也是因為他當時本來就沒什么名氣,能出演這么一部破億大制作的男主角,對他來說等于天上掉餡餅。
不讓他貼錢就不錯了,還能給他點錢意思一下,主要也是劇組考慮到如果一毛不拔,說出去恐怕不太好聽。
但現在換成袁華,肯定就不是一萬塊就能打發的了!畢竟兩個人的人氣以及票房號召力完全沒有任何可比性。
其實像這種大制作電影挑演員,薪酬往往不是第一位的,名氣以及票房號召力才是人家最看重的,你光便宜卵用沒有!
人家劇組寧愿花三千萬請黃博徐爭,別說你不要錢,就是你倒貼一大筆錢,人家也未見得肯用你。
畢竟現在袁華算是初步證明了自己的票房號召力,再也不是空有人氣了!
上一部由袁華單人扛票房的電影《左耳》剛下畫,最終票房6.2億,豆瓣評分6.5。
總票房排名青春片排行榜第二名,僅次于7.2億的《致青春》。
而且別看6.5的豆瓣評分好像不高,但是豆瓣評分超過這部電影的青春片,目前也就只有8.1的《那些年致青春》。
所以也可以勉強說,這部片子算是叫好又叫座,特別是主演袁華演技廣收好評,將影片上映前一眾看衰他的人臉都打腫了,商業價值直線看漲……
最近袁華都不知道拒絕了多少片約,甚至熱度降下來以后,每個星期依然能收到五部以上的片約,不過真正能被他看上的寥寥無幾,所以基本都被他以沒有檔期為由拒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