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華微微頷首:“喔,挺好的,我記得馮導第一個金馬獎就是最佳改編劇本,05年的《天下無賊》是吧?”
馮曉剛笑容可掬:“嗯,難為你還記得。”
要說馮曉剛和金馬的恩怨糾葛,那真值得好好說道說道。
眾所周知,在上上一屆,也就是第52屆金馬獎上,馮曉剛憑借《老炮兒》一舉奪得影帝桂冠。
最有意思的是,除他之外的其他幾位影帝提名者都參加了金馬頒獎典禮,唯獨馮曉剛沒有前往。
這算什么?咱們這些人給你面子過來捧場,你不給發獎;人家不給面子的,你倒給人家發獎,你們金馬怎么這么沒骨氣?
其實在“三金”舉辦這么多年以來,獲得影帝卻沒有出席頒獎典禮的情況并不多見,偶爾出現了幾次,也是因為真的在拍戲走不開,但馮曉剛卻是有意為之。
其實馮曉剛與金馬獎的恩怨由來已久。05年他導演的《天下無賊》得過金馬獎最佳改編劇本獎,07年執導的《集結號》也讓主演張函予獲封金馬影帝,這段時間雙方還算和諧。
轉折發生在10年,馮曉剛的老婆徐凡以《唐山大地震》入圍金馬影后并被看好,孰料意外落馬,獎項還被“老對頭”孫海鷹的夫人呂麗平獲得。馮曉剛護妻心切,炮轟金馬獎評審不專業,此后再未參加金馬獎相關活動。
這就是為什么前年馮曉剛作為影帝大熱門,卻未出席金馬獎的前因。
但即便如此,金馬還是“不計前嫌”把這個獎頒給了他,即便他依舊未出席頒獎典禮。
順便說一句,那一屆金馬影帝的大熱門是馮曉剛(老炮兒)和鄧朝(烈日灼心),但由于馮曉剛和金馬的恩怨糾葛,大家普遍認為這屆的金馬影帝應該非鄧朝莫屬。
估計鄧朝自己也是這么認為的,萬萬沒想到,他屁顛屁顛的跑到了現場,卻親眼見證跟自己不和的馮曉剛甚至人都沒來就拿獎了,想必心里肯定有一萬句MMP要講!
馮曉剛雖然懟天懟地,但是卻是典型的順毛驢,既然金馬主動伸出了橄欖枝,馮曉剛給個臺階也就下了!
去年他又因為《我不是潘金蓮》獲得了最佳導演提名,但這次他乖乖出席了頒獎典禮,并且最后又捧回了最佳導演的獎杯,連續兩屆金馬勇奪大獎,可謂是風頭無倆。
首先有一說一,《老炮兒》以及《我不是潘金蓮》,確實是很不錯的電影,但也絕對還沒到舍我其誰,必須拿獎的地步,所以說金馬多少有點放低身段,拉攏人心的意思……
那也沒辦法,這其實就是之前提到的金馬改制的一部分,要放十幾二十年前,以當初金馬如日中天的影響力,自然不會這么卑微向馮曉剛低頭,你愛來不來,不來拉倒——
但正所謂此一時彼一時,時過境遷,當年的明星和導演以參加金馬獎為榮,而現在的金馬獎卻反過來需要足夠有分量的導演以及明星來維持影響力以及吸引曝光。
現如今臺省本土的影人越來越勢微,如果說這個時候不拉攏大陸的影星和大導演的話,那過不了幾年,金馬獎就會和金像獎一樣完全變成圈地自萌的產物,甚至還可能比不上金像獎。
畢竟香江的影人即便落魄了,那也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起碼如今依舊保持影響力的港星比臺星要多不少。
金馬獎這邊里里外外都給足了馮曉剛面子,那馮曉剛自然也會投桃報李,上上一屆他沒來,去年他參加了,今年他甚至沒有提名也來了,這已經是一個巨大的進步。
要說金馬獎刻意拉攏大陸這邊的影人,馮曉剛并不是孤例,還有一個十分明顯的例子,剛好也是袁華的熟人,就是剛過來打招呼的黃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