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死誰手,尚未可知,爾等宵小之輩,今天,一個也別想走!”面對強敵,宇文邕神色不改,依舊強勢霸道。
初入先天,煉氣化神,此階段的武者交鋒,往往首重以精神意志結合先天真氣形成獨屬于自己的氣勢相互對抗,而氣勢交鋒落入下風者未免精神氣勢崩潰,不戰而敗,不得不搶先出招,卻也因此而落入被動,失了先機。
步入宗師,養性煉神,追求天人交感,此階段已是江湖頂尖層次,大宗師說到底也只比宗師在煉神之路上領先半籌,而實戰勝負則仍需看各人的功力、經驗、智慧以及運氣。
宗師層次固然或深或淺開啟了精神異力的應用,但兩個宗師交手之前精神意志的交鋒,卻非是直接以自己的精神力去沖擊敵手的精神海。
畢竟,這種硬碰硬的精神攻擊最沒技術含量,純屬殺敵一千自損八百,而在自己的精神力量不能對敵手形成壓倒性絕對優勢的情況下,如此精神力直接對攻的結局很可能是敵我雙方一起精神震蕩,一旦波及精神海根基,更會一起變成白癡。
因此現實里宗師高手之間的精神交鋒,往往隱藏在一言一語、一舉一動之中,至乎看待某一事物的胸襟氣魄、眼光智慧都會成為決出雙方心境學養之高下的關鍵。
且夫意由心生,形諸身外……
宗師高手無不身意合一,外在言語的交鋒實則亦是內在精神意志的交鋒,更是心靈境界的交鋒,絲毫摻不得假,更無以回避。
而心境學養的交鋒一旦稍落下風,不僅心境和精神會出現波動,難以維持在最巔峰的狀態,形諸于外,更會累得氣勢完全弱于敵手一個層次!
宇文邕盡管只是第一次觸及這種全新層次的交鋒,但超人一等的睿智令他敏銳地明白,只要他在畢玄面前有任何錯失,至乎答錯一句話,心里生出一丁點兒自愧不如的感覺,也可成為今日招致敗績的因素。
高手相爭,不容有失,即使只是毫厘之差!
一念至此,宇文邕立時以無上毅力摒棄一切雜念,全心全靈地投入到面前這有生以來從所未見的可怕勁敵身上。
“鏘!”
天子佩劍出鞘,遙指畢玄,酷烈的劍氣,催迫而去。
一種全新與新生的感覺充盈全身,宇文邕再感覺不到體內真氣運動流轉,一切發乎自然,就像空氣般任他呼吸吞吐,大海汪洋般讓他予取予求。
心境由定而亂,再撥亂反正后,是迥然有異的另一層境界!
畢玄雖絲毫不受劍氣的影響,卻也忍不住目露訝色,沉聲道:“陛下的武功終臻入微的境界,令本人心中響起警號,這番出手再不會有任何心障,陛下小心。”
語音才落,他身影一閃,憑空出現在劍鋒外半丈許處,同時右拳狠狠的擊出!
出乎宇文邕及旁邊六個護駕高手的預料,畢玄這一拳沒有絲毫拳風呼嘯之聲,亦不帶起半分勁氣,好似孩童的拳頭,軟綿無力,可是七人同時感到所有反攻路線全給拳勢封死。
由于宇文邕剛剛踏前一步,位于七人之尖,使身旁六人居于側后左右兩邊,自然形成一個鋒矢陣,而畢玄這看似簡單的一拳,卻把鋒矢陣的攻防能力完全癱瘓,只余后撤一途。
就在此時,七人都生出身不由主要向前撲跌過去的可怕感覺。
此刻,后撤變得再無可能!
天空愈發陰沉,大雨傾盆,遮蓋了整片天地。
一道白色身影恍然出現在天邊,一步跨出便已在數丈開外。此刻,無論是埋伏在暗中的敵手還是宇文邕一行人都全神貫注的防備對方。
李玄空此行又借助大雨,天人交感,每一個動作都渾不在意,舉動間既不顯得雜亂,亦無任何規律可循,他閉上雙眸,內外的天地瞬間水乳交融的混成一體,好像不在這世間。
此刻,他在用自己的“心”來觀察遠處的戰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