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孫晟輕咦一聲,手中竹竿一抖,沉沉彎了下去,但見他哈哈一笑,使巧勁兒一甩,竹竿一彈,已將一尾半尺長的鮮活鯉魚提出水面,收入魚簍。
一連串動作宛似行云流水,熟極而流。
石之軒眼神一閃,喟然嘆道:“長孫兄好運勢!”
長孫晟取下魚鉤,將掙扎著的鯉魚捧在手里,笑著說道:“魚兒上鉤了,在下還有公務在身,就先告辭了。”
言畢將鯉魚向著二十余丈之外的岸邊抬手一拋,然后他一躍而起,緊隨其后,在十余丈處一齊力竭,但鯉魚先一瞬落水,給他腳尖輕點借力再躍十丈,輕松上岸了去。
小艇上,石之軒伸手拿過盛著魚餌的竹筒,看了看里面以面粉和麥麩和成的粗面團,喃喃自語道:“什么時候,魚兒還會吃這種一下水就散的餌料?”
說著他徐徐抬起竹竿,釣絲牽著魚鉤升出水面,魚鉤上果然空空如也!
原來他此行前來釣魚,本無釣魚之意,也就故意以麥麩、面粉加水扮成魚餌,懸在魚鉤上沉入水里不到一刻鐘就給泡散了,基本不可能釣到魚。
石之軒一邊不慌不忙地再次給魚鉤懸上這種聊勝于無的魚餌,一邊搖頭失笑,“長孫晟故作此態,看來是急于把這件事傳給陰葵派,欲要暗中壞我好事。竟不惜以真氣吸附鯉魚上鉤,又急著以真氣護持竹竿、釣絲把鯉魚強拉上來,何苦來哉?”
“看來,魔相宗的動作會加快了。”他再度將魚竿甩入水中,臉上浮現出一抹冷笑,魔相宗想要兩處押寶,殊不知非我族類其心必異,趙德言絕難成功。
······
開皇十三年,大隋流民楊欽流亡至都蘭可汗處,謊稱彭國公劉昶與宇文氏女共謀反隋,特遣其來密告于大義公主。
大義公主乃是北周趙王之女,封號本為“千金公主”,乃是東突厥沙伯略可汗之妻。
她曾煽動沙伯略可汗反隋,但最終事敗,為求自保,改宇文姓為楊姓,受封為大隋公主。這便是“大義公主”這名號的由來。
在沙伯略可汗去世后,依照突厥人的傳統,大義公主嫁給了繼位的都藍可汗,且依然受到都藍可汗的寵愛。
聽聞有人想反隋,大義公主想要復國的心思又起來了,當即便煽動都藍可汗對大隋做出試探,拒絕向大隋進貢。
然而大義公主的圖謀卻被大隋使臣長孫晟所破,長孫晟在突厥一番操作,將流民楊欽以及大義公主的心腹安遂迦帶回大隋,聽候審判。
但是大義公主這個二度反隋的主謀不死,石之軒心里不安,于是便安排長孫晟再度出使突厥,欲要都藍可汗誅殺大義公主。
幾乎就在同時,統治突厥北方的突利可汗染干為爭取隋朝的支持,偷偷向隋求婚。隋文帝派裴矩告訴來使:“設計殺了大義公主,我朝立即許婚。”于是突利可汗不斷向都藍可汗詆毀公主,終于激怒都藍可汗,將公主處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