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書官的眼中,蘊藏了想看穿真意的銳利光輝。
(對,沒錯,你的疑問很合理,看穿我背后的意思吧。)
吉克尼夫不想在神殿與教國的人見面。
神殿里保管了治療等各類知識,如果讓對方挑上這里做先制攻擊,損失會相當慘重。有些時候長久累積的知識比什么都重要。
「遵命,競技場一事我明白了。不過,我記得那天陛下不是預定前往收容傷兵的醫院探望?」
沒有人知會吉克尼夫這件事,肯定是假。
也就是說,秘書官在建議醫院比競技場好。
吉克尼夫之所以選擇競技場,是因為他記得之前聽說,神官們曾經被請去競技場治療傷患,所以他想也許可以讓使者混進神官們之中過來。
「探病就先緩緩吧,比起這個,先進行剛才說的行程。」
說到這里,對于商人的事講到一半斷尾,如果有間諜在偷聽,不知道會怎么想。光靠四之二這個數字,間諜能查到多少?
除此之外,關于魔導王究竟擁有何種惡魔般的智謀,也得多收集情報,否則無從應對。而魔導王的手下不可能人人都有如他一般的睿智,間諜人數一多也容易穿幫。既然到目前都沒掌握到任何情報,就表示間諜人數應該很少。不,應該說他希望如此。
魔導王無人能敵的魔法掠過腦海,他心中某個角落在低語:「魔導王的部下各個都是相應的精銳。」在那王座之廳,一字排開的盡是擁有壓倒性力量的強者,也許間諜們也是同等級的存在。
(若是這樣的話,那我也沒轍了……如果成為屬國就能了事,或許這是最好的辦法?)
吉克尼夫剛剛才喝過藥水,胃卻已經微微抽痛起來。
●
兩週后,載著吉克尼夫的馬車一路駛向競技場。
表面借口是到競技場觀戰,但真正目的是跟約好的教國使者以及帝國內高階神官們做協議。
為了避免引人注目,他沒有動員近衛兵,只讓四騎士中的兩名──「雷光」與「激風」同乘馬車擔任護衛。
其實他很想讓萬夫莫敵的四騎士都擔任護衛,但只有「重轟」他信不過,因此以保衛皇城為名義讓她留下。不對,嚴格來說不是信不過。更正確來說,是吉克尼夫隱約看出她想去魔導國,所以不愿讓她接近能帶去敵國當禮物的情報。
她這人曾公然宣稱「只要能解除詛咒,我可以對陛下刀劍相向」,而吉克尼夫明知道這一點,還是將她收為部下。因此就算她背叛帝國,吉克尼夫也無法責怪她。但即使如此,也不能任由她帶著帝國的重要情資逃亡。
假使她帶著重要機密逃走了,吉克尼夫只能派出追兵。但是想殺掉她這帝國最強的一名戰士,必須派出實力相當之人。以劍術對抗,只能派出「雷光」與「激風」,不夠格的追兵只會反遭擊退。若是采用人海戰術,又會減弱帝都與皇帝的保護。
這么一來,就只能派出夫路達的門徒或者是工作者,再不然就是以伊杰尼亞為代表的暗殺者等擁有近身戰以外特殊技能之人;但不管選擇哪一個,都得做好巨額開銷的心理準備。
由于夫路達的門徒們是以年俸制──不過自從夫路達背叛后,吉克尼夫給了他們領地,封其為貴族──支付薪資,因此不免給人不會產生追加費用的印象。但是調動他們,會使得原本派給他們的工作停擺等等,造成看不見的損失。況且如果反遭擊退,損失可就不是后面這兩點能比的了。
因此最好的辦法是不讓「重轟」有機會接觸重要情資,讓她兩手空空地前往魔導國,這應該對所有人來說都是最美好的方法。
吉克尼夫也曾如此暗示「重轟」。
然而「重轟」仍留在皇城,她的回答是「直到回報陛下恩情前,我都會留在這里」。
要是能采信她這段話就好了,但根本不可能。
「重轟」的確是帝國四騎士之一,但她的實力恐怕不會受到魔導國的高度評價。魔導王直轄部隊的大量不死者的力量,據說全都在她之上。因此她一定是在觀察情況,想抓住能高價推銷自己的時機。
想到這里,吉克尼夫對于比本國最強戰士之一「重轟」更強的不死者少說也有一千只──不包括魔導王──的絕望狀況感到胃痛。
(說真的,到底要我怎么辦嘛!)
不要以為一名強者不足以改變戰局。
以前王國有個名叫葛杰夫.史托羅諾夫的男人,那人就有可能辦到。帝國首席魔法師夫路達.帕拉戴恩更在他之上,是足以震撼國家的魔法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