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權方面雖然我們不會要求控股,但是也要49%的股份,另外還有一些條件。”任青月說道。
“股權也沒有問題,外加什么條件?”
“我們要公司前20年的所有收益。”任青月說出了自己的要求。
“20年100%的收益太多了,10年吧?”
“這不可能的舒董,所有技術都是陸洋的,我們還會共同出資,股份只要了49%,而一座發電站可是永遠受益的,我們只要20年這已經很少了。”任青月當然不會退讓。
“任總,你說的我也知道,可是我們也有我們的優勢不是嗎?你心里也清楚,我并不是拿國家壓你們,但是和國家電網合作在各方面都比較方便,十年不行,那就十五年。”
“那這樣吧,十五年我們答應了,但是公司的注資得由你們全部承擔。”其實這注資沒有多少錢,但是十五年也夠了,她和陸洋商量過底線就是十年。
“那我就謝謝任總手下留情了。”
“不用謝我,要謝就謝陸洋吧,要不是他和我叮囑過,我也不會這么輕易答應。”任青月也為自己的丈夫說話。
“都一樣的,陸董你說是不是?”
“確實都一樣,好了,談結束了就去一起吃個飯吧。”陸洋一句話結束了這場合作談判,說是談判其實就是走個過場,陸洋也不會讓國家難做,他也不靠這個掙錢,利益爭取到差不多了就行了。
“走,我也想嘗嘗銀創食堂的飯菜,之前我就在網上看到銀創員工曬的照片,今天終于有機會來體驗一下了。”
“那我讓秘書擬一下合同,吃完飯就可以簽了。”任青月說道。
“沒問題。”
三人吃過飯,回到會議室準備簽合同,
“陸董,銀創的飯菜果然好吃,就恨自己的飯量不夠大啊。”舒印彪笑著說道。
“舒董說笑了,你要是喜歡,我可以讓后廚師傅把食譜拿給你。”
“還是別了,給我了也沒用,平常哪有時間去準備這么精致的飯菜,還是等退休了我再來拿。”
“舒董,這是合同,你看一下有沒有問題?”任青月拿了一份合同遞給舒印彪。
舒印彪接過來,認真地看了一遍說道:“沒有問題,我直接簽了。”說著就拿起筆簽了自己的名字。
“行,那就沒問題了。”陸洋說道。
“陸董,打算什么時候開始?”
“越快越好吧,我這人不想浪費時間,這次我會親自建造核聚變裝置,之后的就交給吳杰峰院士了。”陸洋說道。
“行,他們早就等不及了,對了,是直接建造發電站嗎?要不要先搞個實驗,做戲做全套嘛。”
“那就先建核聚變裝置,做實驗,然后直接原地擴建成發電站,地址你們選吧。”陸洋直接決定道。
“好的,我得趕緊回去準備了。”
舒印彪帶著合同回去了,他回去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做了一份詳細的報告交給了上面。
首長第一時間看到了舒印彪的報告,上面記錄著舒印彪從見到陸洋開始所有的話和感覺,當然不會是那么詳細,只是一個大概,但是陸洋引用王淦昌名言的那段話一字不差地出現在上面,以及合作的詳細內容和過程。
“陸洋真的是華夏之幸啊。”首長看完報告自言自語地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