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愿稱任青月為最強打工妹。”
“哈哈哈,沒錯,不止錢賺到了,連人都是她的了。”
“我看要不了多久任青月能超過弗朗索瓦絲,成為世界第一女首富了。”
“她現在已經是華夏第一女首富了。哎,人生贏家啊。”
“羨慕是羨慕不來的。”
在國內這件事雖然有一些熱度,但是很快也就過去了,畢竟大家也都有心里準備。
但是國外有不少人在媒體的有意誤導下,經常在網上對陸洋進行批判。
《陸洋正在把我們的錢裝進他自己的口袋。》——紐約時報
《16500億美元,你貢獻了多少?》——華盛頓郵報
《你真的了解【未來】的成本嘛?》——華爾街日報
這些報道要么是斷章取義,要么是刻意誤導,比如華爾街這個報道,文章只說【未來】的制作的材料成本之類的,從不提技術價值。如果是正常人看到這樣的文章肯定是不屑一顧,可是西方居然真的有人被誤導,不過仔細想想也正常,這個國家經常有人發表一些降智甚至是反智的言論,還有一大群的民眾支持。
本來他們內部貧富差距就大,矛盾也不小,有許多人都比較仇富,現在媒體又刻意把陸洋捧上臺前,民眾當然會把氣發在陸洋身上了。
“陸洋這樣賺錢都沒人管嗎?反壟斷機構干什么吃的?”
“【未來】的材料成本才那么點錢,售價竟然這么高?陸洋是掉進錢眼里了嗎?”
“沒錯,陸洋是不安好心的,他就是可惡的外國資本家,他要把我們國家的錢都賺走。”
“抵制,我們要抵制。”
至于這些媒體為什么這么做,還不是因為政府要求嘛,現在他們本土高科技公司都不太行了,當然要保護一下了。
谷歌還行,它是受影響最小的了,幾乎可以說是沒有影響,甚至去年收益還多了。本來他的主要收入就是廣告業務,他的搜索軟件依舊可以在【未來】上使用,他多出來的盈利就是安卓版智能手機助手了,今年的福布斯財富榜拉里·佩奇的名次還比之前上升了一名,現在以1069億美元排名第七名。
除了谷歌以外的其他公司就比較慘了,比如蘋果,一開始他們認為【未來】的售價很高,對他們的蘋果手機的影響有限,所以他們也沒有選擇降價,但現實是銷量慘淡無比,后來他們也放下了驕傲,降價了,再加上谷歌那邊智能手機助手的分成,這才不至于虧損太嚴重。
微軟的日子也不好過,【未來】也算是電腦了,而且【未來】的系統比Windows系統好太多了,尤其是那個系統版本自動轉換功能,實在是太流氓了,雖然現在的還沒到傷筋動骨的地步,但是也不遠了,因為【未來】的銷量未來肯定越來越多。
美國政府當然不愿意看著本土高科技公司就這么倒下,所以采取了一些行動,但是他們目前也是沒有亂來,比如像華為一樣直接禁止入境,這個不太現實,【未來】可比5G技術直觀多了,做不到讓民眾放棄,強行禁止可能會像英國那樣出問題的,當然了他們要是強行這樣做也是可以的,只是擺平后續的問題可能會比較麻煩而已。
他們現在也只是稍微引導一下輿論風向,只要達到小規模地抵制銀創產品或者減緩銀創在西方擴張的腳步,為本土公司贏得時間就可以了。
不過陸洋可不會在意這些,就算他們直接禁了銀創的產品,陸洋也不會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