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印彪簽完合同連中午飯都沒在銀創吃就帶著陸洋給的技術資料就走了。
無線充電技術的專利陸洋昨天下午就已經注冊過了,這也是有徐海明的幫忙,不然絕對不可能這么快的。這項技術授權給國電后,怎么運營推廣就是他們自己的事了,陸洋坐著收錢就行。
日子很快就來到了七月底,這兩個多月以來,陸洋還是照常在實驗室里搞科研,但是他并不是在研發空天飛機,而是在研發航空母艦,因為兩個月前,姜恒龍打電話告訴他造船廠還有兩個月就要竣工了,所以陸洋才轉頭開始設計研發航母,而今天就是造船廠竣工的日子,陸洋也沒有搞什么儀式啥的,就是和姜恒龍吃了頓飯而已。
造船廠從去年七月份開始動工,今天七月底竣工,只用了一年時間,這是因為造船廠主要就是深水港的建設,其他的就只要買設備就可以了,不需要多少復雜的建筑,當然了,陸洋這個造船廠是有頂的,因為要保密嘛。造船廠也和航天基地一樣,全部由機器人接手。
八月初,陸洋再一次離開銀創前往了滬上,因為國銀電力的第二批可控核聚變發電站正式竣工,本來陸洋不準備去參加這個竣工儀式的,但是架不住舒印彪的邀請,而且這次也不僅僅是可控核聚變發電站的竣工儀式,還有無線充電設備的發布會,雖然陸洋已經把這項技術授權給了國電,但是作為這項技術的發明人,還是要出席的,所以陸洋還是帶著守護者腰帶來了。
滬上機場,陸洋下了飛機,就看到舒印彪等人在一旁等著自己,和舒印彪一起的人里面有一些陸洋熟悉的面孔,上一次來滬上的時候就見過。
“各位,之前都說了不用搞這么大的排場,搞得我好像是多重要的人物一樣,再說了,我又不是不認識路,干嘛要來機場等著呢?”陸洋和眾人打了個招呼。
“你不重要誰重要?我還真怕你不認識路。”舒印彪笑著說道。
“陸董,我們又見面了,不知道您還認不認識我?”一個戴著眼鏡的中年人說道。
“鄧市長,我怎么可能不認識您了,我的記憶力可是好得很吶。”陸洋當然記得這個叫鄧文的副市長了。
“也是,不然您怎么會是一位頂尖的科學家。”鄧文笑著說道,對于陸洋記得自己的名字還是比較開心的。
“我們先上車,在車上再聊。”舒印彪提議道。
眾人上車,鄧文、舒印彪和陸洋一輛車,上一次鄧文因為有事就先走了,并沒有和陸洋一輛車。
車上,除了司機以外的三人也是閑聊著,不過車子走走停停,陸洋也是感嘆道:
“比上次來的時候更堵了。”
“這沒辦法,國家大力補貼電動汽車,路上的車子也越來越多,現在還不是上下班高峰,如果是高峰期,現在車子能不能動還是個問題。”鄧文雖然是滬上的市長,但是對于這個問題也很頭疼,市里也多次討論關于堵車的解決方案,依然找不到有效的辦法。
“這就叫堵啦,陸洋,你大學是在京都上的,你肯定知道京都的車堵成什么樣子。”舒印彪一臉淡定地說道。
“我還真不知道,大學里我就一直在學校里,沒怎么出去過,就包括銀創還在京都的時候,我也是經常在家里搞科研。”陸洋兩手一攤說道。
“好吧,當我沒說。”
很快這個話題就過去了,但是陸洋看著車窗外擁堵的街道,若有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