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四下尋找,也曾兩次到邱林家中打聽,盤問曾否見過有這樣一個少年人走過,俱被邱林用言語打發回去。
過了些日,才發現張老四棄家逃走,知道張陽是他父女救走,已是無法可想。
他等在邱林店中休息了一日,張陽由談話中間,才知道邱林也是峨眉大俠之一,外號人稱神眼邱林,是奉令到此,以賣豆漿為名,探聽廟中動靜的。
張老四也是從前四川路上的水路英雄,外號人稱分水燕子,真名叫張瓊。
后來看破綠林,洗了手,才去種菜園子的。
在這驚魂已定之際,張陽細想前因后果,深感張氏父女的高義。
尤其是張玉珍好似對自己非常注意,他父女棄家相救,完全出自她的主意。
紅粉知己,這種救命之恩,益發令人感戴。
想到這里,不由望了玉珍兩眼。
只見她生來粉面秀目,身材婀娜,美麗中含有英銳之氣,令人又愛又敬。
不知她為什么老是翠眉顰鎖,好似有無窮幽怨,眉黛不開。
有時他父女好似常有爭論似的。
張陽好生不解。
他等數人過了一夜。
第二日雨住風息,天還未亮,邱林同醉道人便來催他們動身。
等到出門,外面已預備下四匹好馬,叫張氏父女與張陽主仆分乘。
張陽疑心醉道人不肯同去,或者馬不敷用,打算自己同小三兒騎一匹,先請醉道人上馬。
醉道人道:“你以為馬不夠用?我是用不著馬的,我等快些動身吧。”
張陽不敢違抗,便同張氏父女辭別邱林,上馬往家鄉進發,轡頭起處,眨眨眼,醉道人已不知去向。
正后悔不曾訂好前途相會的地點,恐怕彼此走失,誰想行到晚問,下馬投宿,醉道人已在店房相候,抱著葫蘆,喝得正起勁吶。
他等五人在客店住下,用罷酒飯,醉道人把內功入門的口訣,同身眼的用法,大概說了一遍。
張陽十點精神帶來的天資聰明,頗能心領神會。
張氏父女本是內行,自然越加聽得入神。
正談得津津有味之際,醉道人忽然正色對張陽道:“我還有一句要緊話未對你說,你聽了須要切實注意。”
張陽連忙敬謹請教。
醉道人道:“我生平最恨負心人,張老先生同他姑娘舍家拼命,搭救于你,此番你到了家鄉,你是怎生圖報人家?說與我聽。”
張老四正要開言,醉道人連忙使眼色止住。
張陽哪里還不懂師父的意思,但為了不暴露自己的來歷,只能稍微思考之后道:“弟子飽讀詩書,豈敢忘恩負義?弟子家中頗有資財,此番張老先生到了舍下,自然是用上賓之禮款待,另外稟明父母,將田產房屋分出若干,作為張老先生用的養贍,不知師父意下如何?”
醉道人道:“你這就錯了,張老先生以前闖蕩江湖,見的金銀財寶何可數計,難道說人家圖你家中有錢,才救你嗎?你這種說法,不但不能報恩,人家也決不會受,你還要另打主意才好。”
張陽無奈道:“弟子愚昧,只知感恩戴德,不知報法,還望師父指示。”
醉道人道:“丈夫受大德不言德,依我之見,張老先生就是玉珍姑娘一位掌珠,當初冒險救你,也無非出于憐才之一念。
我看你同張姑娘年貌相當,莫如由我做媒,請張老先生將玉珍姑娘許配于你。
女婿本有半子之勞,以后你就服勞奉養,使他享些晚年之福,不但報了大德,也是一舉兩便。
你看好不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