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是前人鎮壓之物。
因為看了谷里形勢,甚合下手心意,沒有十分在意,匆匆飛回。
連著幾日探查,才算有了些信息。
那妖物天生異稟,全身只要一見風,便變成了鋼鱗鐵骨。
只當胸前有一白團,是它心竅,連那初出上時兩只后爪,比較柔嫩。
別處縱用飛劍斬斷,也不能將它除去。
且這東西最靈,一受傷,自知不敵,便要化風逃走,無法跟尋。
最后他算計妖物從地穴中一出土,必往谷口方面沖出,到時自己站谷底危崖頂上,居高臨下,等珠子現身,就搶珠到手,至于妖物,就不管了。
思考停妥,不覺到了下午。
這次不比往日,夕陽銜山,異聲便起,谷內外宛似百十畝晴云籠罩,邪彩氖氫。
張陽看了,暗自心驚。
待了一會,異聲漸厲,仿佛是喚他名字。
張陽雖是預知厲害,屏息凝神,不去理它,可漸漸也是聞聲心顫,煩躁不寧。
子夜過去,一粒鮮紅如火的明星,倏地從彩霧濃煙中疾如星飛,往上升起,紅光閃耀,照得妖穴左近的毒氛妖霧,如蒸云蔚霞,層絹籠彩,五色變幻,絢麗無儔。
耳邊又聽軋軋兩聲,接著飛起兩串綠星,都有碗大,每串約有二十多個,綠閃精瑩,光波欲活,隨著先前紅星,互相輝映,在五色煙霧中,上下飛翔。
舞到極處,恰似兩條綠色蛟龍,同戲火珠。
忽而上出重霄,映得滿山都是紅綠彩影,忽而下落氛圍,變成無數星燈。
氤氳明滅,若隱若現。
張陽看到奇處,不由目定神移,幾番欲出聲呼怪,俱被硬生生止住。
等到天將見曙,紅綠火星漸漸由高而低,由疾而緩,倏地沖霄三次,瞥然下落,沒入妖穴,不見蹤影。
陽光升起,妖云猶未散去,仍如五色輕紗霧毅,籠罩崖穴。
張陽昨早所見妖穴附近的黃煙,始終沒有出現,未免又疏忽過去。
算計過了今晚,明日正午端陽,便該是妖物出土之期。張陽恐驚動妖物,先來到遠處,持劍凝神。
不知怎的,總覺人不對勁,氣機不能自如,吃力勉強。
又取了一粒丹藥服下,又運用了兩個時辰內功,才回至天蠶嶺土穴。
此番不往妖穴查看,只在附近周圍巡視,以防萬一有異派妖人潛伏。
這連日查看結果,只到處都是些零亂鳥毛,鳥身卻不見一個,野獸自然早已絕跡。
知道這些飛禽俱為妖物吞食,吃剩羽毛,隨風飛散。
且喜別的尚無異兆,當下回到那巨石處。
他只一坐在這石頭上,心里便涼爽起來。
起初還認為是偶然,今早聽了那妖物怪聲,又練了一回劍,老是心煩發熱,神志不寧。
適才又坐在這石頭上,一會便寧貼了許多。
莫不這石頭還有些異處?
仔細端詳這土穴和那塊大石形勢,看出那土穴附在崖腳,泥石夾雜,并無別的異處。
五月天氣,穴內自較外面涼爽,原不足奇。
那塊大石雖然是一塊方形青石,卻是通體整齊,有六尺見方,四面端正,出土約有三尺,下截埋在地里。
穴口大小,旁人縱有天生神力,決難運進。